磐井之乱平叛后,进江毛野的大军也顺利到达任那,但是新罗跟百济国又和好了,一起来对付大和政权,进江毛野战败,他本人也在回国的路上病死。朝鲜半岛虽小,但历史久远,发生的事情也不少,与日本的斗争也是由来已久。磐井之乱后,日本与朝鲜半岛的开始隔阂加深,几百年纷扰不断。
所谓“磐井之乱”,实际上是一场大和朝廷试图独占外交权而对倭国发起的叛乱。这一说法对当时日本是否存在一个包含九州在内的统一王朝(大和朝廷)表示了质疑。然而,古田武彦(日本历史学家)曾主张九州王朝说和多王朝并存的理论。但后来,他撤回了关于“磐井之乱”的说法,理由是多元王朝说是叛乱方为了...
关于磐井之乱的经过,始源于《日本书纪》的记载。527年,大和朝廷的近江毛野率军六万,意图收复被新罗占领的南加罗、喙己吞,进而向任那地区进军。知晓此军事计划的新罗,通过贿赂筑紫的实力派磐井,请求其阻拦大和朝廷的军队。磐井遂起兵,控制了火国与丰国,封锁了日本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海道,将朝鲜半...
百度试题 题目磐井之乱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527年,大和政权准备派遣军队前往朝鲜半岛,联合百济对付新罗,但北九州地区与新罗关系密切的筑紫国造磐井发动叛乱,试图加以阻止。磐井之乱很快被平息下去,但物部氏与大伴氏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加剧。反馈 收藏 ...
磐井之乱 正确答案 527年,大和政权准备派遣军队前往朝鲜半岛,联合百济对付新罗,但北九州地区与新罗关系密切的筑紫国造磐井发动叛乱,试图加以阻止。磐井之乱很快被平息下去,但物部氏与大伴氏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加剧。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磐井之乱指527年(继体天皇21年),向半岛南部进军的近江毛野率领的大和朝廷军,被筑紫君磐井所阻挡,第二年的528年(继体22年)11月,被物部粗鹿火所的一场。也有观点认为是大和、九州两个政权间的战争。磐井之乱的国际背景是当时大和、百济一方,与新罗之间围绕着半岛南部利益的主导权之争。 复制 纠错举...
在《古事记》中,对于磐井之乱的描述仅有一句:“因为磐井不服从天皇的命令,非常无礼,所以被杀”。这句简短的记载并未涉及到事件的具体过程,因此有历史研究者认为,《日本书纪》的记载可能包含较多润色成分,不能视为完全的历史事实。《国造本纪》中,“先代旧事本纪”卷10也有关于磐井之乱的...
公元527年,大和政权派大军经由北九州渡海援助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政权任那时,北九州筑紫的实力派磐井发动了叛乱,拦截进军,史称“磐井之乱”。这一年的6月初,大和朝廷派出了一只6万人的军队,由近江毛野率领,前往任那。任那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一块区域,具体的范围至今没有定论,但是大概是指半岛南部日本...
[主观题] 磐井之乱(名词解释题) 磐井之乱查看答案更多“磐井之乱(名词解释题)”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名茶素有 香磐味厚色翠汤清 四绝之美誉。 A.西湖龙井 B.庐山云雾茶 C.铁观音 D.洞庭碧螺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溜井是矿山的主要尘源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