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 1958 年,码头移至汉渝路,磁器口过去水陆码头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的作用,逐渐消失。为了保存这片蕴藏丰厚历史和文化的遗迹,政府采取培修和恢复明清建筑风格进行开发,将磁器口古镇建设成为了民俗文化街区景点。 1...
磁器口,说起这一地名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元朝时,这里地处文明门(崇文门)外,是元大都东南部进城的惟一通道。由于人员往来频繁,于是有许多乡下人在城门外设摊叫卖,其中以经营大蒜的居多,于是被称为蒜市。磁器口,明朝嘉靖年间修建北京外城后,这一带便成了城里,从万历至崇祯年间及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为...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也是川陕诸省与湖广、云贵和康藏地区的物流通道。如今,也是网红打卡...
磁器口古镇在2006年被评定为4A级景区,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商业开发,当古镇变成了一个“卖货”的地方,似乎也就变得和其他景区没有任何区别,在重庆人到此一游之后,就产生了不值得去的想法。 历史 磁器口古镇的名字经过多次的变动,在它形成之初,因为这里有一座白岩寺,于是得名白岩场。而在此之后,白岩场就被改名...
磁器口地处歌乐山麓、嘉陵江畔 悠悠嘉陵水与苍苍中梁山在此相伴 其后嘉陵水脉转而东去 中梁山脉也在歌乐山以南往东衍发 最终与长江水脉“三脉”齐聚朝天 此即重庆老城一带之山水大势 (磁器口及重庆大形势图 制图@蒋雪) �� 大山大水之下 又造化出磁器口这方小天地 中梁山脉与嘉陵水脉之间 金碧、马鞍、凤凰...
磁器口街道,隶属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地处沙坪坝区东部,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相望,南连沙坪坝街道,西邻童家桥街道,北接石井坡街道。辖区总面积1.2平方千米。2011年末,磁器口街道辖区总人口18547人,全部为城镇常住人口,另有流动人口6848人。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形成白崖场。1962年10月,恢复磁器口街道。
磁器口站(Ciqi Kou Station),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境内,是由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的地铁车站,也是北京地铁5号线和北京地铁7号线的换乘车站。磁器口站于2007年10月7日投用运营;于2014年12月28日通行北京地铁7号线。据2022年3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磁器口站开放5个出入口,工作日运营时间为05:29-23:33;5...
1、磁器口古镇的历史渊源磁器口古镇最早形成于宋代,是古代重庆著名的商业古镇。这里曾是通往四川、贵州等地的交通要塞,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和商业集散地。古镇建筑风格独特,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古井、古桥、古庙等。2、磁器口古镇的文化底蕴磁器口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重庆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区...
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南街1号,沙坪坝区东北部嘉陵江畔,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旅游胜地。古镇依山而建,由山起城。以磁器口正街和横街为骨架,42条巷道垂直于正街和横街向马鞍山脊和溪沟边缘呈枝状发展,形成特征明显的树枝状平面格局。磁器口古镇的主要游览景点:黄桷坪牌坊:是磁器口古镇的...
磁器口古镇以“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闻名,汇聚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今年清明假期跨省游、团队游明显增多。景区通过增设文化展演、优化服务设施等措施提升游客体验,让游客在踏青游玩中感受重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郭晋 摄影报道 投稿邮箱:syxw@vip.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