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磁光阱 对光学黏团技术,由于多普勒极限的存在,原子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逃逸出六束光相交的区域。 为了使原子始终束缚在较小的区域内,可以再外加适当的磁场并调节激光的偏振方向,以构成一个磁光阱(Magneto-optical trap, MOT)。 磁光阱的外加磁场由一对反亥姆霍兹线圈提供。反亥姆霍兹线圈为两个相同的共轴环形...
北京优立光太科技有限公司 끠 搜索 磁光阱是利用中性原子的激光冷却与俘获技术,将中性原子冷却到微开量级的实验装置。在原子、分子和光物理领域,中性原子磁光阱已成为制备冷原子样品的标准方法。中性原子气室磁光阱的实现使得制备冷原子样品变得更加简单而有效。磁光阱目前已成为冷原子物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磁光阱可操控冷等离子体研究平台是一种用于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4年10月10日启用。技术指标 超冷等离子体实验平台的真空系统可以提供清洁的高真空环境(2X10-8 mba);磁光阱(MOT)技术可以提供低温(100?k量级)局域高密度(108-1010cm-3)的铷原子;利用激光共振激发和光电离技术可以制备超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与卢征天教授合作,在芯片化冷原子系统上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邹长铃课题组将独立设计的磁场芯片与光栅芯片结合,实现了基于双芯片的冷原子磁光阱系统。相关成果以"Planar-integrated magneto-optical trap"为题3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磁光阱系统 磁光阱系统是一种用于数学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4年12月01日启用。技术指标 真空度10e-10torr,最终囚禁住的原子数10亿个。主要功能 能够用于激光冷却囚禁住超冷的铷原子团。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超冷原子中心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极性自由基氢氧化钙(CaOH)的一维(1-D)磁光陷阱(MOT),其新研究技术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期刊上,这项技术通过使用辐射激光冷却技术冷却CaOH来实现。开展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之一路易斯·鲍姆(Louis Baum)说:冷分子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可以成为强大的测量...
桌面磁光阱 桌面磁光阱集成了量子精密光源、超高真空系统、磁场线圈、控制电路和光学系统,是一款轻量型、桌面化、可便携的商用科研和教学仪器。 磁光阱是囚禁中性原子的有效手段。传统MOT实验系统体积大、结构分散,需要数平方米的实验空间,无法便携和移动。
目前学术界采用的最主流的冷却原子的方式是利用磁光阱装置(MOT)进行冷却。磁光阱装置主要分为光阱、磁阱和补偿线圈三个部分。 光阱的作用是利用激光使原子减速,当原子向着光源运动时,原子感受到的激光频率将会增大,当原子背离光源运动时,原子感受到的激光频率将会减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多普勒效应。在对原子与光...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邹长铃课题组将独立设计的磁场芯片与光栅芯片结合,实现了基于双芯片的冷原子磁光阱系统。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 磁光阱作为对原子蒸气进行冷却和俘获的基本手段之一,在现代原子物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磁光阱获得的冷原子系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