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碳氮共渗指的是通常的碳氮共渗,大都指中温(750~900℃)碳氛共惨,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与渗碳相近的渗层深度,并可进行直接淬火。适用于较大负荷的齿轮、轴类以及要求耐磨及抗疲劳的薄、小工件。最常用的共渗温度为820~880℃(低碳钢及低合金钢为840~860℃)。温度过高,工件变形较严重。温度过低,则渗速...
碳氮共渗是指在高温下将碳和氮同时渗入金属表面,形成碳氮化合物层。这种渗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腐蚀性和高疲劳寿命等优良性能。 碳氮共渗工艺在轴承行业中,目前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轴承,减速器轴承,军工轴承,高速、长寿命精密轴承,或重要工业精密轴承中。 碳氮共渗设备工厂实景 碳氮共渗后轴承毛坯 ...
1️⃣2️⃣ 低压碳氮共渗:在初始渗氮阶段上以降低的温度梯度进行的低压碳氮共渗,提升渗氮效果。1️⃣3️⃣ 碳氮共渗方法及机械零件制造:了解碳氮共渗方法及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提升机械零件的性能。1️⃣4️⃣ 2Cr2Ni4A钢碳氮共渗工艺:专为2Cr2Ni4A钢设计的碳氮共渗工艺,提升钢的性能。1...
碳氮共渗流程分为六个阶段。预处理阶段需彻底清洗零件,去除油污、锈迹,常用碱性溶液浸泡或喷砂处理。加热阶段将零件放入密封炉内,温度控制在800-880摄氏度之间,具体根据材料类型调整。共渗阶段通入渗碳剂和含氮气体,常见组合是丙烷加氨气,两者比例直接影响渗层成分。扩散阶段停止供气,保持温度让碳氮原子向内部迁移...
真空碳氮共渗工艺是指向真空炉内通人含有碳、复原子的介质,可实现真空碳氮共渗。共渗方式可为一段式、脉冲式、摆动式: 除介质不同外,工艺过程近似真空渗碳。共渗温度780~1040℃。为了减小工件变形及实现共渗后直接淬火,常使用的共渗温度为780~860℃。共渗介质可采用氨和丙烷或氨和甲烷的混合气。气体的比例:当...
低温碳氮共渗(旧称软复化) 是在500~-700℃的温度区间对工件表面渗入碳氮原子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可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介质中进行。渗层与渗氮时相近,而工艺周期较短。这工艺适用于各种钢。共渗后碳钢表面硬度为550~600HV (软氮化名称由此而来)、合金结构钢达600~700HV、工具钢达800~ 1000HV、不锈钢、高速钢及...
②碳氮共渗通常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温度一般在800~880℃。 ③气体碳氮共渗常用的介质有两类,一类是渗碳介质中加入氮,另一类是含有碳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④在碳氮共渗过程中,渗碳剂和氨气会发生热分解反应。比如液体碳氢化合物分解的产物以及各种气态渗碳剂,包含一氧化碳和甲烷两种成分,在高温下与钢件表面接触...
碳氮共渗同渗碳相比有下列特点 (1)碳、氮同时渗入,渗层表面具有比渗碳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同时氮降低了奥氏体形成温度,能够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共渗,工件不易过热,而且可直截了当淬火,淬火变形小。 (2)氮使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右移,使共渗层淬透性提高,同时能够在较缓和的淬火介质中淬火。碳氮共渗...
1、氮碳共渗的原理及特点 氮碳共渗是在Fe⁃C⁃N三元素共析温度以下对工件表面进行氮、碳共渗的一种表面扩散渗入处理工艺,该工艺以渗氮为主,同时也渗入少量的碳原子。在Fe⁃C⁃N三元相图中的三元共析点为565℃,此时,氮在α⁃Fe中具有最大的溶解度,故氮碳共渗的温度一般为570℃左右。 氮碳共渗处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