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的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或企业等,每年的人为活动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如何实现 我国到2030年前达峰;发达国家承诺了...
廖华认为,如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提前实现碳达峰,并跨过达峰后的平台期,进入深度脱碳期,进而缓解实现碳中和的减排压力,朝着近零碳排放、零排放、负排放等更高阶的远景目标迈进,应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能源社会系统的多维性、复杂性,以及强大的惯性。他还认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办发〔2024〕39号,以下简称《方案》),对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一、能耗双控制度为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以来,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
广义来说,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介绍,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之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据此,结合我国的承诺的时间节点:1)从...
导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2023年深改委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
人民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许维娜)“我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的‘双碳’目标已经确定不移,但实现系统平稳转型需要持续做出重大努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廖华表示。
一、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一)碳排放总量 2020年全国能源相关CO2排放约113亿吨(含工业过程排放),煤炭、石油、天然气对应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66%,16%,6%(图1),电力、钢铁、水泥、交通等是重点排放部门。若延续当前发展趋势,全国碳排放将长期维持在百亿吨以上。为促进碳中和目标达成,需在现有减排努力基础上...
从以上碳排放来源可以看出,能源活动和工业活动,占据了整个碳排放的90%以上,只要抓住这两个关键点,碳中和目标就基本可以得到解决。03 能源替代和工业重建是关键 解决思路简单一点说,其实就两方面,一个是能源替代,用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再造和重建,一...
报告显示,在政策行动上,各国的碳中和政策完整性和行动力度的差异比较大,发达国家在政策和行动上进展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技术和投融资上领先,但南北合作有待加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碳中和政策体系并不完整;中国、巴西、智利等8个发展中国家的行动得分排名全球前30名。在脱碳成效上,如果以各国的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