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分布在15个镇(街)。开平碉楼仍完好保存有1833座,造型各异,很少有样式重复的。 [7] [12] [15]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
桃坪羌寨碉楼,地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羌寨中的碉楼是羌族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以石片和黄泥土为主要材料。碉楼内部结构复杂,通道、暗门众多,犹如一座神秘的迷宫,具有极高的军事防御价值。同时,羌寨中人们的生活与碉楼紧密相连,古老的风俗习惯在这里代代相传,游客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羌族传统文化氛围。藏式碉...
张广泗提到的碉楼, 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后汉书·西南夷传》中:“依山居止, 垒石为屋, 高者至十余丈”。其建筑者就是自秦以来就曾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羌人, 碉楼是这个古老的民族留在这里的鲜明印记。至今, 从岷江河谷的松潘、茂县、汶川、理县, 直到大渡河上游的丹巴、金川、马尔康等地区, 高耸入云的碉...
开平碉楼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侨乡人创建的一种集防卫、防灾、居住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奇妙结合,使其具有一种古朴沧桑的独特风骨。村子里,河湾边,山坡上,竹林间……在广东江门开平市的这片南粤大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1833座碉楼,它们疏落有致,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映衬得这片土地愈发迷人...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境内,是广府建筑之一,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28...
恩平碉楼是位于广东省沙湖镇的建筑。恩平碉楼的建筑结构和造型设计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从建筑材料看,有的以三合土舂筑,所谓三合土即黄泥、河沙、石灰、混合黄糖、糯米饭构成,其硬度可比水泥,非常坚固;这些碉楼仍固若金汤。每座碉楼都有其独特的建筑工艺和样式,如楼顶的瞭望亭、墙壁四角的角堡等,...
文化中国行|耸立的碉楼 萦绕无尽乡愁 开平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在海外有乡亲约103万人,素有华侨之乡、碉楼之乡、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建筑之乡和世界名厨之乡的“五乡”美誉。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表现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海外开平人与其故里的...
在碉楼下,还有一口与碉楼同时期凿的水井。碉楼村村支部书记罗先告诉记者,这便是当时供躲在碉楼里避匪患的人们生活所用。“碉楼顶的屋檐上有一个类似于倒钩一样的木梁,供打水用。按当时的设计,就算碉楼里的人不出碉楼,也能有水喝、有粮吃。”罗先说,这口直径1米多、深30多米的水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供...
开平碉楼景区分为立园、马降龙和自力村三个分景区。每个景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各有各的特点。立园,它是由旅美华侨谢维立于20世纪20年代兴建的花园别墅,占地面积19600平米,汇集了国外不同时期和风格的建筑艺术,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伊斯兰等。立园因精美的园林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岭南园林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