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幢位于石狮蚶江。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石狮市 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
1、塔式石经幢 塔式石经幢是石经幢中最常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之一。它的外形类似于塔,分为多层,每层都有窗口、门扉等细节雕刻,整体精美而庄重。塔式石经幢通常由石材堆砌而成,顶部装饰有宝顶或菩提树状的雕刻,十分好看。咨询石经幢造价,获取高清图片设计图,购买到适合您的产品 2、涂金彩绘石经幢 涂金彩...
这件石经幢是东莞人邵廷瑁于南汉大宝五年(962年)所造,原址位于莞城象塔街,因其形似宝塔,俗称“镇象塔”。🏛️ 南汉大宝五年,邵廷琄(东莞篁村人)在南汉禹余宫建造了这座石经幢,目的是镇压野象的灵魂。因此,石经幢又被称为“镇象塔”,而所在的街道也因此得名“象塔街”,至今仍沿用此名。🔍 1966年,广东省...
香河文博馆的这座石刻经幢最早发现于香河县渠口镇炭户村,该经幢属于偏白色大理石质地,八面大小边式的承盘,八面开光,经幢刻字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极具唐朝的遗风、辽宋时期的特征。 已关注关注重播分享赞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刷新...
石经幢,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山斜罕浒村南西宁河南岸边,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立。1987年12月28日,石经幢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措施 1987年12月28日,石经幢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信息 地址 石经幢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山斜...
惠山寺经幢,又称“惠山寺石经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惠山寺山门外,共有两尊,分别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和宋熙宁三年(1070年),分别简称“唐陀罗尼经幢”和“宋大白伞盖神咒幢”。唐陀罗尼经幢,高6.26米,共19级,底部直径1.48米,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由幢身、幢基、...
惠山寺经幢,又称“惠山寺石经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惠山寺山门外两侧,共有两尊,分别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和宋熙宁三年(1070年),分别简称“唐陀罗尼经幢”和“宋大白伞盖神咒幢” 。南侧为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高6.26米,共19级,底部直径1.48米,由幢身、幢基、幢顶三...
石雕经幢(石经幢)的介绍 石雕经幢又名石经幢,是采用天然石材雕刻而成的,是古代佛教用石刻宣扬佛法、记录佛经的一种表现形式,经幢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平面形式有圆形和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石雕经幢,一般由基座、幢身以及幢顶三部分构成,基座方面有的比较简单,而有的是由...
全国现存最高石经幢 赵州陀罗尼经幢开始大修 2023年12月22日,16米高的经幢顶部,工作人员正用热风枪对幢刹部分进行软化拆除。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摄 从2023年12月起,赵州陀罗尼经幢开始保护修缮。经幢起源于佛教中的旌幡,是佛教寺院中重要的小品建筑。赵州陀罗尼经幢位于赵县,建于北宋,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