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节,又称为“石磨日”、“石不动”等,据传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在那个时期,人们利用石头制作工具和武器,因此对石头有着特别的崇拜和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崇拜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节日。正月初十是春节后的第一个石头节,人们认为这一天石头具有神性,不能随意搬动,否则会带来不祥之兆。因此,这一...
正月初十,石头节 今天是2024年的2月19日,星期一,甲辰年(龙年)正月初十,民间的传统节日——石头节。石头节,又称为“石神节”、“十子日”、“石磨日”、“石不动”等,石头神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石头神保佑家庭平安、事业顺利和身体健康……在传统文化中,石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
一、石头节的起源与传说:大地之灵的守护者 石头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社会,那时的农民把石头视为生命的源泉。古人相信,石头不仅是耕作的工具,更是大地灵气的承载者。传说中,石头神是守护农田与庄稼的神灵,正月初十是他的生日。人们通过祭祀与仪式,祈求丰收与安宁。在许多地方,流传着关于石头神的动人故事...
在过去正月初十石头节是比较受重视的,这是因为在当时石头在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以前,还有通过搬石头预测年景的习俗。就是在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等到了正月初十石头节这天早晨,就挑选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会...
正月初十为石头节,也是因为是石头神的诞辰日。在民间一些地区,人们为此还创造出一位石头神,都叫她石婆婆,还为她过生日。人们之所以这么敬重石头,是有原因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国家,农耕历史和文化悠久。百姓主要以农耕为主,靠天吃饭。初九给天公庆生日,主要是为了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给石头过...
画说民俗|正月初十 石头节 农历正月初十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风俗里说这样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
正月初十,作为“石头节”,被视为石头神的生日,又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反映了古人对石头的特殊崇敬。在古代文化中,石头常被赋予灵性,在《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中有所体现,表达了古人对石头的特殊意义。古代人对石头的敬畏和尊重源自其辟邪、禳解、镇宅等作用,在建筑、雕刻中...
据说印度的石头节是人们为取悦印度教女神而举行,每年的8月31日,印度一些地区的人们就会分成两队在地上捡石头相互投掷攻打,开展不分男女老幼的石头大战,他们以打破和流血为荣,因为他们认为这既是好运,也能把血献给他们敬爱的女神。由于石头大战的野蛮性和危险性,印度政府和法院曾有意对石头节改良和疏导,以...
石头节是中国民间传统中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据史书记载,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们认为石头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保佑庄稼丰收、家宅平安。因此,在石头神的生日这一天,人们纷纷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石头神保佑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石头节这一天,最为重要的习俗就是禁止搬动石头和相关的石器。这一传统...
初十是“石头生日”,因“十”与“石”同音,也称作“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石碾、石磨、石臼等石头,更不能开采矿石炸石等,否则会伤了庄稼,有的地方会在晚上放一个罐子在石头上,白天的时候抬着走,如果不掉,就说明收成好,并且初十这天还有祭石的说法,人们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