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石关穴归属足少阴肾经,有缓解治疗腹痛、呕吐、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等作用,石关穴的位置: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详见本文图解石关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石关穴的准确位置图】 【石关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
石即岩石,关即关要,腹水病古称石水,此穴为治疗石水要穴,故名石关。 石关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饮食不化,翻胃吐食,呃逆,多唾,腹痛,便秘,脊强,不孕,呕吐,腹胀,泄泻,现代又多用石关穴治疗食道痉挛,胃痉挛,肠炎,食管痉挛,盆腔炎,不孕症,痛经,结膜充血,尿路感染等。...
用指腹按揉石关穴,每次3-5次,每天一次,可缓解呕吐、产后腹痛等。 针刺 用针灸针直刺石关穴1-1.5寸,可治疗各种腹痛、腹胀等。 临床配伍 1、肾经主治疾病:肾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咳嗽,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
石关穴一般属于足少阴肾经。其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石关穴的深部为腹直肌,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在定位这个穴位时,可以先找到人体的前正中线,然后以肚脐为参照点,向上量取3寸这里的寸(这里的寸是中医同身寸的度量单位,一般是指患者本人手指宽度等作为衡量标准...
石关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准确位置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具有诸多的功效和作用。 石关穴在临床和养生中有一定作用。从中医理论来讲,刺激石关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对于一些脾胃虚弱、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比如当人们出现胃胀、恶心、呕吐,甚至是长期的脾胃运化不良,出现食欲...
石关穴——属足少阴肾经 概述 石关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石,土之精日石,有坚实之意;关,关卡、关口。穴与胃经关门平,正当幽门之处,为水谷之类,所治多为坚满充实之证,石犹病之坚,关喻治之通,故名石关。别名石阙,归属足少阴肾经,是治疗胃肠坚满之疾之常用穴,女子不孕之经验效穴,临床多施以...
具体来说,石关穴对于腹痛、便秘、泄泻、水肿等脾胃和肠胃疾病有疗效;同时,它还具有避孕作用,并可以...
关,的意思就是转折点;石,乃坚硬沉重的代表在这里是表示重要的意思。合起来“石关穴”就是肾经在腹部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既然是转折点就有沟通上下的作用,上下不通轻则恶心、干呕、打嗝、腹胀、腹痛,重则痉挛、强直、口噤不能言,可以通过针刺艾灸这个穴位使上下沟通阴阳顺接。 阴都穴 先取胸剑联合正中点与肚脐...
石关穴:和中化湿理胃痛!石关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常用穴位之一,为冲脉与足少阴经之“会穴”。穴位的相关记载,最早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当中称其作右关穴。石关穴的位置在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经常刺激石关穴,可以升清降浊起到和中、化湿、清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