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友 石三友(1891-1940) 石三友,字汉章,乳名文会。陆军中将。原西北军将领,系冯玉祥部骨干将领之一。在军阀混战时期,他三次叛冯,后来又投蒋(介石)反蒋,投张(学良)反张,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七·七事变"后勾结日军反共,屠杀抗日军民,最后被部属诱捕活埋。
很多书里记载,石三友是受冯玉祥一手提拔的,于是,就会习惯性地将石三友的从军时间定为跟随冯玉祥的时间。其实,石三友真正从军的时间1908,作为吴佩孚的部下,后因第三镇发生兵变,才流落北京街头。或许,石三友心中那颗投机钻营的种子,就是在这个时候种下的。1912年,石友三在颠沛流离之中戎马之心不死,又重新投入...
石三友担任包头镇守使后,以整顿社会秩序为名,大开杀戒。他首先将哥老会的大龙头肖吉厚、张洪杀害,并将老龙头杨万祯押至归绥正法。随后,石三友在包头城内设立了四个刑场,对被抓到的土匪实行大规模处决,不论土匪罪恶大小,不经审问,直接用鬼头刀行刑,甚至有时一天处决多次,人头还被挂在城门上示...
石三友为了整顿军纪,首先将违纪的第五师师长石敬亭的外甥枪毙,杀鸡给猴看,才使军纪得以整顿。石三友对其部下亦如此,1926年有人告密说他的部下张洪儒、孙梦君有叛变企图,他同样不加调查立即拘捕枪毙。但也有例外,一次有个哨兵玩抢走了火,打伤一个老百姓,住在包头的石三友的父亲石玉琨非要枪毙那个...
其实,所谓的“石三友”,就是指石城三友,也就是南京的三家单位。笔者有幸成为撰稿人《金陵野史》共分为建邺史迹、白下形胜、秦淮风情、南朝寺庙、石城巷陌、上元菜肴、民国轶事、学府名士、文人报友、书林画苑、歌台剧社、故耆野老、工商市肆、异闻杂说等部分。从远古的“湖熟文化”一直说到民国时期的旧事,时间...
作者:石三友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00-00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0000-00-00 ,购买故乡旅情【江苏风情漫录之一】等文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昨天,南京市民朱言琳表示,他的父亲朱寿亭也是“石三友”背后的作者之一,至今还保留了当年的部分稿费清单。 朱元璋后裔是曲艺大家 或许还有部分老城南人知道,在民国时期,夫子庙的朱家是大户人家,拥有几处老宅,据族谱记载朱家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而朱寿亭老人曾是南京知名的曲艺家,号木皮轩主人,他爱好广泛,...
石三友为整顿军纪,枪毙违纪师长石敬亭的外甥,使军纪得以整顿。石三友对其部下严苛,有人告密称部下张洪儒、孙梦君有叛变企图,石三友直接拘捕枪毙。然而,石三友对父亲石玉琨坚持枪毙哨兵的命令表示反对,宁可跪地受责骂。石三友任包头镇守使,镇压土匪、整顿军纪,对社会安定有一定作用。然而,其个人生活挥...
石三友(1891-1940)吉林省长春人。幼年家境贫寒,父亲靠给地主家赶大车维生。石三友早年入伍当兵,后在冯玉祥手下任营长,因他每次体操、教练都亲自督导,并在一次黎元洪总统阅兵时队伍整齐,没出一点毛病,得到冯玉祥的赏识。1924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三友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
严中老先生在其所著的《南京百谜》中也将《金陵野史》作者“石三友”为何许人列为其中之一谜。后来我也从其他一些途径隐隐约约地听说,《金陵野史》一书好像并非由某个人所著,而是由多位作者合作撰写的。甚至还有的说该书作者竟有十三人之多,故取笔名为 “石三友”。但具体详情仍不得而知。 近日于灯下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