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知青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插队落户,与农民杂居在一起的,他们同农民一道挣工分,自食其力,如遇机会,可以被抽调回城。另一类便是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享受微薄的工资,但不能招工回城,也不能招干,这样的知青有200万人,占全国知青的五分之一。由...
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享受微薄的工资,但不能招工回城,也不能招干,这样的知青有200万人,占全国知青的五分之一。 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年数长达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比...
当时党和国家的政策是:留在农村的知青可以回城,但有两条具体政策的限制:已婚知青不能回城,另外国家安排过的,上过6大中专的,无论是安排你在地方公社,乡里的农配站,还是县城的农机厂,或是某某山乡小学,只要国家给你一份工作,给你工资,算是国家给你解决了,你就不能回来了。 根据...
五个月后,队里为我们北京知青盖了新房子,成立了赵家七队知青点,我们八名北京知青都搬到了新成立的知青点吃住了,也就不在贾会计家借住了。在贾会计家借住了小半年,房东大婶给了我和刘柏峰很多关爱和照顾,我俩从心里感激房东大婶,也感激贾会计和贾斌弟弟。搬到知青点后,房东大婶不放心我和刘柏峰,她经常...
他叫陈明远,曾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从上海来到这片黑土地的知青。38年前的往事如潮水般涌来,让他的双眼不由得湿润。谁能想到,这一去就是38年,而今天他终于鼓起勇气重返这片承载着他最深记忆的土地...01 1969年的春天,才刚满十八岁的陈明远踏上了开往北大荒的绿皮火车。临行前,母亲硬是塞给他一个旧...
就这一句话,达成了这个知青回城的愿望。他到医院去,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问题,人家本身不想搭理他,但是架不住这个知青嘴甜,又拿了一些礼物,最后医生给他写了个病历,顺利回到上海。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说自己还在尿床,这是伤自尊的事情,即便是假的,也很难说出口,但为了能回家,面子和尊严根本不重要。当年...
请愿回城,3万青年集体卧轨 1979年,三万名青年集体横卧在通往云南昆明的铁路上,高喊着要“放自己回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批青年用这种方式向上级倾诉自己的心声?在得知有多达3万名青年集体卧轨后,云南的地方部门对此立即予以了高度重视,派人前去了解这3万名青年集体卧轨的原因。后来经人打听发现,这些集体...
不光知青自己想回城,农民也想让他们回去。“一群读书娃,哪适合干农活!我早就盼望他们回去啦!”知青嫌农村小,农民嫌知青慢。久而久之,知青运动的缺点开始显露,高层为此开会讨论。会上,大家踌躇不决,你一言我一语,始终没有定调。知青运动该不该进行下去?要是停止,该什么时候停止?关键时刻,邓公挺身而...
1981年11月,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历经20余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束。 每日一读,学习党史 来源:北京组工微信公众平台 北京四中院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原标题:《党史日历丨知青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