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经典理论:SECI理论「组织知识创造理论」主要以「组织学习」为基础,「组织学习」指组织在获得经验时发生的一种组织变革。通过经验的学习,组织可以成为知识创造的场景(Argote and Miron-Spektor, 2011)。其中最经典的组织知识创造理论是野中郁次郎(lkujiro Nonaka)教授提出的SECI理论 (截至发稿日,谷歌学术引用...
《知识创造公司》(The Knowledge-creation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Dynamics of Innovation):日本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图书介绍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1935~2025):知识创造理论之父,知识管理的拓荒者 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 全球畅销书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奖项 日本作家、咨询家大前...
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地自我升级的螺旋式运动过程,知识的创新需要触发事件引发的条件,野中郁次郎称之为“巴”。1)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是一个分享经验、创造隐性知识的过程,其学习过程无须言语,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获得隐性知识的关键是体验,没有一定的体验,一个人很难将想法投影到...
01 什么是「组织知识创造」? 要理解「组织知识创造」,也许要先从「知识」聊起。 《辞海》将「知识」定义为人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学问、经验等。作为创造价值的源动力,「知识」一直是各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那如何理解「知识创造」呢?在不同领域,知识创造有不同的定义。这里我们用一个例子解释「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价值是指通过创新、发明、学习等方式创造的知识能够为个人、企业、社会等带来实际的价值和贡献。 知识创造价值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创新意识、学习能力等。首先,技术进步为知识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工具更加便捷地获取、传播和利用知识,这为...
《知识创造的螺旋》是2006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内容介绍 与工业社会不同,知识社会的生产手段不再是机器,而是人的头脑和双手。知识由两个对立的部分“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构成,本书主旨在于,新的知识是通过一个协调及超越对立双方的“综合”辩证过程,在连续的动态的“...
学习就是创造,学生教育老师 尹璋琦 科研等 2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今天我读了Frank Wilczek教授的一篇访谈,他表达了这样一个观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误解,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他们没有意识到吸收知…阅读全文 赞同195 9 条评论 分享收藏 如何评价抗日剧中的食物做炸弹,现实中...
Nonaka 和 Takeuchi (1995)研究日本公司所进行的知识创造,在他们的研究中知识转换的过程, 也就是内隐与外显知识间的互动过程。这种知识转换的过程大致上可分为四种模式: 1. 共同化(socialization):由内隐知识转换成内隐知识,藉由分享经验而达到创造内隐知识的过程。可以不透过语言进行学习,以获得内隐知识。例如学徒...
知识创造是企业知识管理内容之一,野中郁次郎(Nonaka)和Takeuchi指出,企业在“组织的知识创造”(即企业具有的创造新知识、在组织中扩散新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融入到产品、服务和系统中去的能力)中的技能是个关键的成功因素。因此,企业面临的挑战就是不断改进创造、传递和使用知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