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我是流动的,自我是无住的,自我又是一个非固定、非实有的自我,他并没有认识到,在念头和行动的背后,有一个“自己”在静静地看着自己。 不论行至何处,都要做念头的主人。要警觉这念头利用你的身体和心智做了什么。 比如,那知道“自己”的人,从不执着于说话,从不理论,从不发怒,从不耽于教训他人,他永远...
哲思漫画之四——误解·不躁·知汝自己·知汝无知 获取原文 AI论文写作 >> 开具论文收录证明 >>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相关主题 摘要 误解 有人责问苏格拉底:“难道你没有发现你这样做太具有挑衅性吗?”苏格拉底说:“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样做 著录项 来源 《书屋》 |1999年第4期|P.56-56|共...
你们记住啊,这是世自在王如来给法藏比丘讲的三句话,回去抄一抄,问问自己,每人抄十遍,问问自己。“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你把这个世自在王如来对你的加持,印到自己的心口,印到自己的脑子里。你为什么就不自思惟一下,自己感知一下自己的状态,找找自己的火候,定定自己的改进的计划,严格地...
学人应该从自心中开佛知见,即开显自心的清净、平等、慈悲、光明,而不是被自心的“众生知见”,即贪嗔痴慢等邪恶力量所主使。六祖说:“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如六祖所言,禅宗就是要人自信是佛,从日常的心行中觉照观察,破除善恶的执着,...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追求无念头,想要和虚空合一,都是画蛇添足;所谓体验,都有个人性,甚至有些是一时的体验,把这个当成追求的目标就错了。从今以后不追求别人体验,自观自心,机缘到了自会明白)智常听完,豁然开朗,当即作开悟诗一首:”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古人说:本性具足,道不外求。大概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天生可以成为尧舜,向自己内心求,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你要把握自己当下拥有的内在,也叫作“初心”,无需去向外到处寻找,只有把握了自己的内在,做自己真正的自己,才能获得外在...
汝是你的意思,所以整体意思就是问问你自己问心无愧吗?
“知汝自己”,禅的目标是在认识自己的自性。禅宗对自我的知识,不是智性的,不是疏离性的,而是知者与被知者合而为一的充分体验。如铃木所说:“禅的基本理念是触及一个人生命中内在的运作,并且用最直接的方法去做,而不依靠任何外在的或加添的力量。”这种对自己的自性洞察,不是一种智性的察觉,不是站在外面...
杜聿明曾经去郭汝瑰家拜访过,发现这位国民党内的高官,居然家中十分简陋,非但没有小妾和佣人,甚至家里的沙发都破得露出了弹簧,袜子上还打满了补丁。在吃饭前,郭汝瑰还要求孩子们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敏感的杜聿明意识到,郭汝瑰的身上有共产党的气味。就在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蒋介石发话了,大声...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A.得天下有道 道: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