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强,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
知母,别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
③治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轻,仍如平人,右关脉细敷,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归身。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补血汤) ④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
在对豚鼠的实验性结核的治疗中,知母显示有治疗效果,肺部病变较对照组减轻1/2左右。 ②解热作用 浸膏2毫升/公斤(1毫升相当生药2克),与大肠杆菌(0.03%)2.3毫升,同时注射于家兔皮下,或先注射大肠杆菌,隔15分钟后再注入浸膏,体温均不升高,故认为有解热作用。
知母,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 知母的功效 功效作用: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 营养价值: 以甾体皂苷,双苯吡酮类为主。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知母中药材知母种苗批发 清热知母中药材种苗批发种植 续泽种植 续泽品牌 永城市续泽种植专业合作社 5年 查看详情 ¥115.00/千克 安徽亳州 正宗药材搜山虎获证堂 无硫原材料六角草干品 原形态中药知母出售 亳州市获证堂药业有限公司 3年 查看详情 ¥18.00/千克 河南商丘 收购优质知母 叶类/根茎类均有 回收...
知母常被说为气分药,李时珍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在《本草纲目》中论述道:“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然而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知母入血分,如李东垣说:“凡病小便闭塞而渴者,热在上焦气分,……宜用气薄味薄淡渗之药,……若热在下焦血分而不渴者,……法当用...
《中药大辞典》:知母 拼音Zhī Mǔ 别名蚔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本经》),芪母(《广雅》),提母(《范子计然》),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水须、苦心(《别录》),昌支((唐本草》),穿地龙(《山东中药》)。
知母是一种生长在向阳山坡地边的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知母的作用和功效如下: 1.作用:该药适用于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等症状。 2.功效: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