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
在本卦中,下卦坎为血,所以上九爻之“涣其血”,乃是六三爻之血也,上九爻以阳刚之身而当涣难之极,穷则生变,涣难至此之时,上九爻因距离坎险之难已远而远离了可能会受到伤害之地。上九爻险难之解除,就像人们身心有疾而病邪难去,在天下臣民的努力之下,九五爻名正言顺的以药石之力而散却天下腠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口问其名,夜不肯寐。 父母常禁之,口不可止。 自言:“我年虽小,口眼中喜视天文。 “常云:“家鸡野鹄,犹尚知时,
在《大学》中我最喜欢的却是引用诗经的一句“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中的缉熙敬止四字。其中止字既有达到并停留在某种状态之完成时,又是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之进行时,朱子解释为“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前文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但是知止也是有前提的,不是谁...
化之实何施?中庸曰「至诚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阴阳,与天地同流而无不通也。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时若非象,指何为时?世人取释氏销碍入空,学者舍恶趋善以为化,此直可为始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口问其名,夜不肯寐。 父母常禁之,口不可止。自言:“我年虽小,口眼中喜视天文。 “常云:“家鸡野鹄,犹尚知时,口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
观星画地^{①}辂^{②}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父母常禁之,犹不可止。自言:“我年虽小,然眼中喜视天文。”常云:“家鸡野鹄^{②},犹尚知时,况
横1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2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