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粮道:省级“米管家”如果说漕运总督是“漕运皇帝”,那各省的督粮道就是“米大臣”。漕运系统里的八个省份,每个省都有一个督粮道,专管漕粮事务。江南地区因为漕粮多,还特意设了两个督粮道,一个驻江宁,一个驻常熟。除此之外,山东、河南等地的督粮道也各司其职,负责本省粮食的收集、押运和交接。这些督...
督粮道主管一省之漕粮,统辖有司军卫。每年粮船起运后,江南各省督粮道要亲自登船押运至淮安,经过漕运...
史料中还有记载,说陕西督粮道一年收入可达三十四万两,这个估计有点夸张。不过道光晚年,西北边疆相安无事,如果要是有战事,陕西督粮道过手的钱粮更多,相信收入也会成倍增加,至于是不是天下道府第一肥缺,这个真是说不好。
督粮道,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管理粮务的官员,一个省的粮食调配都由督粮道说了算。而陕西督粮道则是负责陕西地区的,这个职位之所以肥,正是因为陕西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年羹尧当时在西北用兵,他一找朝廷要军饷那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银子,一是因为兵力确实多,二是因为钱粮运输...
张集馨当的陕西督粮道这个官儿,干的活儿就是管陕西全省的粮食事儿。要搁现在来说,他的职位就跟农业厅的一把手加上粮食局的局长差不多。说起清朝那会儿的地方官,大伙儿可能都知道,除了总督巡抚,还有布政使、按察使这些大官,其实最赚钱的活儿还得数管盐和管铜的衙门。老话说“清廉知府干三年,十万雪花银进门...
张集馨担任的陕西督粮道属于后者,主要职责是监督陕西省的粮食事务。如果用现在的官职对比,可以说他就是农业厅厅长兼粮食局局长。熟悉清代历史的读者可能都知道,清代地方官员系统中,除了督抚和布、按二司之外,最赚钱的应该是盐政和铜政两个专门机构。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并不适用于盐政和铜...
清代的道教有两类,一类负责民政行政,如钱粮、刑名;另一类专管某一方面,不参与具体的民政事务。张集馨是陕西督粮道,职责是督办陕西一省的粮务,相当于现在的农业厅厅长兼粮食局局长。清代地方官系统中,盐政和铜政是最富有的部门,其次是各省粮道。据《红楼梦》记载,贾政以郎中外放江西粮道,虽然他比较本分,但...
其他无漕粮省分之督粮道归地方督抚管辖。 官名。督粮道,简称粮道。明朝各省皆设此官,以布政司参政参议任之。掌管漕粮运输。清朝废参政参议,在有漕粮的各省设督粮道专官,专管漕粮运输,有的管一省,有的管两省。见《明史·职官四·布政司》、《清朝通典·职官十一·漕运各官》。
督粮道是负责管理全省漕粮的高级官员,每省份各有两名督粮道。江安道和苏松道分别驻在江宁和常熟,山东道则驻在德州,河南开归道则负责兼管。其他督粮道都驻在省城。督粮道的任务是统管相关部门的军队和安全,并负责管理整个省份的漕粮。每年,江南各省的督粮道需要亲自押运粮船到淮安,经由漕运总督核对无误后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