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粮道:省级“米管家”如果说漕运总督是“漕运皇帝”,那各省的督粮道就是“米大臣”。漕运系统里的八个省份,每个省都有一个督粮道,专管漕粮事务。江南地区因为漕粮多,还特意设了两个督粮道,一个驻江宁,一个驻常熟。除此之外,山东、河南等地的督粮道也各司其职,负责本省粮食的收集、押运和交接。这些督...
史料中还有记载,说陕西督粮道一年收入可达三十四万两,这个估计有点夸张。不过道光晚年,西北边疆相安无事,如果要是有战事,陕西督粮道过手的钱粮更多,相信收入也会成倍增加,至于是不是天下道府第一肥缺,这个真是说不好。
其他无漕粮省分之督粮道归地方督抚管辖。 官名。督粮道,简称粮道。明朝各省皆设此官,以布政司参政参议任之。掌管漕粮运输。清朝废参政参议,在有漕粮的各省设督粮道专官,专管漕粮运输,有的管一省,有的管两省。见《明史·职官四·布政司》、《清朝通典·职官十一·漕运各官》。
史料中记载,陕西督粮道一年收入可达三十四万两,这个估计有点夸张。但道光晚年,西北边疆相安无事。如果发生战争,陕西督粮道会有更多的钱粮通过手中,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至于是否肥缺第一,还真说不好。
由于督粮道与粮储道都简称粮道,因此在史书记录上,往往有督粮道和粮储道错用的情况,如将苏松督粮道记为苏松粮储道,将陕西粮储道记为陕西督粮道等等。有些粮道兼管驿传或盐法事务称粮盐道或粮驿道。有些粮道兼管地方,山西粮道负责盘查辽、沁二州钱粮;江西督粮道兼巡南昌、抚州、建昌三府;云南粮道兼巡...
督粮道主管一省之漕粮,统辖有司军卫。每年粮船起运后,江南各省督粮道要亲自登船押运至淮安,经过漕运...
清代的道教有两类,一类负责民政行政,如钱粮、刑名;另一类专管某一方面,不参与具体的民政事务。张集馨是陕西督粮道,职责是督办陕西一省的粮务,相当于现在的农业厅厅长兼粮食局局长。清代地方官系统中,盐政和铜政是最富有的部门,其次是各省粮道。据《红楼梦》记载,贾政以郎中外放江西粮道,虽然他比较本分,但...
(一)清代陕西督粮道的创设背景 从地理位置来讲,陕西地处位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所以陕西地区不仅是南北方贯通的交通枢纽,更是把控西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塞。康雍时期,西北战事频仍,陕西地区屡屡涉及其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平定噶尔丹叛乱时,康熙帝就曾下令“顾西路大兵已特敕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为帅,而...
通俗地说,清代的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民事行政权力,负责钱粮、刑名;另一类则专注某一方面,不涉及具体的民政事务。陕西督粮道属于后者,主要负责督办陕西省的粮务,相当于现今的农业厅厅长兼粮食局局长。陕西督粮道的特殊地位 清代各省都设有粮道,但情况却各有不同。陕西作为西北的前线,每次用兵都是根据地...
历史知识> 督粮道 官名。又作粮储道、粮道。明始置,为布政司参政、参议的分道之职。十三布政司各一员,俱驻省城,掌督理税粮之事。清沿置。其制,各省管粮务之道员分为二类:凡有漕省分,如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各设一人,为漕运总督之属官,专管监收漕粮及督押粮船诸事。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