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丸--《普济本事方》卷一 【别名】真珠母丸(《保婴撮要》卷十)、珍珠母丸(《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真珠母(贝壳的真珠层,研如粉)22克,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称)、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45克,人参(去芦)、酸枣仁(微炒,去皮,研)、柏子仁各30克,犀角(镑,为细末)、茯神(...
大真珠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三。主治乳食所伤,痰涎壅滞,诸般积聚,急惊食痫。组成 滑石末三钱,轻粉三钱,半夏曲末二钱,天南星末二钱,全蝎七个,巴豆十四个(去皮膜,出油,取霜),麝香少许。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一岁儿每服一丸,乳食前葱汤送下。主治 乳...
方剂歌訣 | 珍珠母丸(原名真珠丸) 珍珠母丸归地参,犀沉龙齿柏枣仁,朱砂为衣茯神入,镇心潜阳又宁神。 组成及用法 组成:珍珠母1g当归45g 熟地黄45g 人参30g 酸枣仁30g 柏子仁30g犀角15g茯神15g沉香15g龙齿15g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服3g,日2次,温开...
真珠丸的配方主要由多种珍贵材料组成,旨在提供全面的药效。首先,选用的是珍珠母,这是贝壳内部真珠层研磨成的精细粉末,重量为22克。珍珠母以其独特的药效,为方剂增添了滋养与保护的特性。接下来,当归是另一个重要的成分,经过仔细清洗,去除芦头,然后切成薄片,再进行烘焙处理。当归45克,其补血活血...
真珠牛黄丸是出自《圣济总录》卷十四,主要用于治疗风惊的一种药丸。简介 编号: 46249 名称: 牛黄真珠丸 别名:牛黄真珠丸 组成: 牛黄(研)1钱,真珠(研)1钱,琥珀(研)1钱,麝香(研)1钱,天麻1钱,天竺黄(研)1钱,甘草(炙,锉)1钱,铅霜(研)1钱,雄黄(研)1钱,铁粉(研)1钱,人参2...
《普济本事方》真珠丸: 治肝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状若惊悸,真珠丸(真珠母大于常珠形状不一)。 真珠母(未钻真珠也三分,研如粉,同碾)、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秤)、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一两半)、人参(去芦)、酸枣仁(微炒,去皮,研)、柏子仁(各一两...
大真珠丸是出自 《卫生总微》卷十三,用于治疗乳食所伤,痰涎壅滞,诸般积聚,急惊食痫的绿豆大的药丸。药物组成: 滑石末3钱,轻粉3钱,半夏曲末2钱,天南星末2钱,全蝎7个,巴豆14个(去皮膜,出油,取霜),麝香少许。主治 :乳食所伤,痰涎壅滞,诸般积聚,急惊食痫。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
篇名:真珠丸 属性:取小儿虚中一切积聚、惊涎、宿食、乳癖。治大小便涩滞,疗腹胀,行滞气。 木香 白丁香(真者) 丁香(末五分) 巴豆仁(十四个,水浸一宿,研极腻) 轻粉(各五分,留少许为衣) 白滑石(末二钱)上为末,研匀,湿纸裹烧,粟米饭丸麻子大。一岁一丸,八九岁以上至十五岁服八丸,炮皂子煎汤放冷...
真珠丸方。 真珠(一两先使细研)丁香(三分)巴戟(一两)黄(一两锉)石斛(一两去根锉)韭子苁蓉(二两去皮脐)覆茱萸(两细研)槟榔(三分)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 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