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续日本纪》的记载,天平宝字七年(763)八月,日本停用了仪凤历,改用大衍历。而大衍历传入日本的时间,却早在二十八年前的天平七年(735)。将《大衍历》带回日本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吉备真备,此时他的名字还是下道真备。《续日本纪》天平七年四月辛亥条记载:入唐留学生从八位下下道朝臣真备,献唐礼...
在唐朝中日交流史上,日本前后任命了19次遣唐使团,但日本史书在称颂遣唐使团的留学生时却说:“我朝学生播名唐国者,唯大臣及朝衡二人而已。”这里的朝衡就是前文的阿倍仲麻吕,而大臣则是对吉备真备的尊称。在日本人看来,吉备真备是与阿倍仲麻吕齐名的播名唐国者。首次赴唐留学 吉备真备原名下道真备...
747年(天平19年),吉备真备卸任春宫大夫、东宫学士,传任右京大夫。749年(天平胜宝元年),吉备真备升为从四位上。 750年(天平胜宝2年),孝谦天皇即位,藤原仲麻吕开始专权,吉备真备被贬职为筑前守,之后又被贬职为肥前守。 751年(天平胜宝3年),吉备真备被选为遣唐副使。752年(天平胜宝4年)吉备真备以...
明白了这一日本儒学史和国学(汉学)创立史,就更加明白了吉备真备著《私教类聚》开宗明义“第一、略示内外事”中把“内教五戒”和“外教五常”加以对照的真实意图。就是说,在吉备真备看来,“内教”即佛教的“五戒”只是对信众的劝诫,而“外教”即儒学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却是上升到了国...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及唐代中日关系史领域再添重要实物史料——曾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两度到访中国的日本留学生、遣唐使吉备真备亲笔所书墓志铭,于2019年12月25日在文物出版社、深圳望野博物馆举办的新书发布会暨学术成果公告会上正式对外公布。 李训墓志原石 此墓志的主人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主管外国留学生及外事...
如此,原本在长安的真备为了与遣唐使团在汇合而来到洛阳。在洛阳滞留期间恰逢旧识李训因病去世,便为其墓志书丹,完全是合乎情理的。我之所以推测真备和李训是旧识,原因在于李训时任鸿胪寺丞的职位。鸿胪寺是负责外交及接待外国使节的机构,丞是从六品上,大概相当于日本官厅的课长级别。真备入唐日久,应该受到了...
吉备真备是日本奈良时代的政治家、学者,原名下道真备,公元695年生于备中国下道郡也多乡八田村,这个地名现在属于冈山县仓敷市真备町。之所以命名为“真备町”,正是源于当地人对吉备真备的纪念。6月26日,日本第46届碁圣战决赛第一局在真备町燃起战火,使人回想起吉备真备与围棋的渊源。
特别是要备出学习价值和教学价值、备出教学灵感和教学情感、备出教学激情,做到“想教”,或者是教起来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其次,教师还要在临上课前的一两天时间中,进一步深入地掌握好知识点及知识点传授的节奏、方法和手段。 把这些提前准备好的目标在自己头脑中重新过一遍,...
备课的“真”体现在哪儿?自己备课,备自己的课。一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对课堂预设做一定的调整。比如,数学教师通常教两个班的数学,两个班的教学可以“大同”,但不能少的是“小异”。因为学生不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这一次”。教案能被复制甚至“工业化生产”,恰恰...
[1]吉备真备,生于持统天皇9年(695年),卒于宝龟6年10月2日(775年11月3日),日本奈良时代的学者、政治家(公卿)。正二位勋二等右大臣,出生于备中国下道郡(后来的冈山县吉备郡真备町、现在的仓敷市真备町)。父亲是右卫士少尉下道国胜,母亲是杨贵氏(存疑)。下道氏是吉备地区有力的地方豪族吉备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