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绿盲椿象的趋光性,采用“神农乐”全自动物理灭蛾器进行电击成虫。该灭蛾器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可实现昼停夜开、雨天关机和自动清除网上虫尸等功能。在枣树萌芽前后悬挂,密度以每50~80亩安置一台为宜。另外,树干涂粘虫胶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 绿盲椿象的卵孵化需要相对湿度达到65%以上,因此需要根...
5月底6月初由于梨树叶片及幼果老化,绿盲椿象向农作物转移,不再危害梨树。 防治绿盲椿象要采取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人工防治:在早春果园内杂草萌发前,及时中耕除草,清除病残枝,把树下的杂草、枯枝落叶等及时烧掉,或结合施基肥深埋地下,消灭寄主上的越冬卵。 化学防治:3月下旬至4月初越冬卵孵化期,结合...
盲椿象性诱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雌性盲椿象释放的性信息素来吸引雄性盲椿象。雄性盲椿象能够感知和追踪雌性盲椿象释放的信息素,并根据这些信息素找到配对对象。实际应用中,常用的盲椿象性信息素为“rhinoceroserol”。科学家们合成了这种信息素,制成性诱剂,可以模拟真实的盲椿象性信息素。盲椿象性诱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
盲椿象,广泛分布于我国棉区,尤其是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是棉田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虫与若虫会在棉花的顶端芽、嫩叶、花蕾或幼铃上刺吸液汁,导致幼芽仅剩两片肥厚的子叶,叶片则出现大量破孔、皱缩不平的“破叶疯”,腋芽或生长点受害后布满黑点,严重时可僵化脱落。成虫体长约5毫米,宽2.2毫...
1. 叶片受害:盲椿象以梨树叶片为食,吸食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初期出现黄白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最后导致叶片萎缩、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 2. 果实受害:盲椿象还会吸食梨树果实的汁液。受害果实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畸形,品质下降,甚至失去商品价值。此外,盲椿象还可能传播...
盲椿象的为害现象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关于其为害作物的报道最早出现于这个时期。1952~1953年期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棉区遭受了严重暴发成灾的状况。1952年,盲椿象的发生为害面积达到76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陕西、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其中,河南省新野县皮棉产量损失率高达60%以上;湖北...
盲椿象是一种草食性昆虫,在多种植物上均有为害,尤以橄榄、柑桔、梨、桃、李等果树为重点危害对象。成虫体型较大,背部呈棕色,两翅透明具有黑斑,触角短小;幼虫潜在土中,以根为食,可为害各类果树及茶树、桉树等。 二、盲椿象的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可利用寄生性天敌对盲椿象进行生物防治,如鲜小蜂、瓢虫、寄蚜...
1、防治时期要合理。在盲椿象发生的初期,尽可能在盲椿象的若虫期开始药剂防治,避免成虫的迁飞危害。 2、选对防治药剂。在选择盲椿象的防治药剂时,应禁用市场上混乱的高剧毒有机磷药剂,当前防治盲椿象较有效的药剂有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锐丹和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锐丹配合锐丹伴侣使用,每亩用药量30毫升+2粒胶囊,...
盲椿象的喜食作物如苜蓿、豆类、棉花、蔬菜、果树等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棉田中棉秆和寄生杂草的大量存在,为其提供了丰富虫源和越冬场所。环境条件对盲椿象发生有利,其为喜湿性昆虫,当棉株生长旺盛、雨水充足、田间相对湿度较高,造成田间郁蔽时,便可为盲椿象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治盲椿象的...
在防治盲椿象时,可选用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500倍液。 2.喷洒方式和时间 噻虫嗪通常采用喷洒方式进行防治,可使用手持喷雾器或喷雾车进行喷洒。喷洒时间以盲椿象孵化期为宜,即在盲椿象幼虫孵化前3-5天喷洒,或在盲椿象成虫出现前喷洒。 3.注意安全和环保 使用噻虫嗪时,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