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棱镜旁瞳:双目的关键性能之一,过多的旁瞳会极大影响观测性能,主要表现有2点,第一会将视野外目标反射到视野内部,为旁瞳鬼影,对正常观测造成影响,第二日常白天观景时主瞳旁边会有旁瞳【也可以叫侧瞳】,当肉眼靠近主出瞳光斑时旁瞳光斑也会靠近造成视野反差降低并且伴有鬼影,对正常观测造成影响,因此旁瞳是越少...
1、做为新手,入坑从目视开始是很好的,绝大多数老油条也是从目视开始,逐步往摄影过度,或升级超大口径天望纯目视。2、天望口径:家用、初用、推荐5-8寸口径的,这个口径区间便携性、价格、观测效果三者之间是很平衡的,小于这个口径看的东西不多,效果也不好!大于这个口径价格不菲、又重,适合后期进阶使用!那么5-8寸能...
信达小黑目视报告之星..这几天天气不错时间从2月11号开始到2月13号,进行了为期3天的深空观测,大部分目标是星系。这里特别开出一张专门记录星系,有梅西耶,科德威尔,和ngc。星系都在11等以下。地点在安徽阜阳正午农村家里。
时隔两个月,终于有机会再次观星。深空摄影装备还没配齐,今天就拿大双筒目视,直接感受星空的魅力。配合手机上的stellarium,靠直觉找到亮星和有特征的结构作为跳跃点,两三分钟内可以找到目标。 光污染五级,时间2230左右。 M3,以东方的大角为起点,按图二路径可到达。目视为小团光晕,比刚才的M81稍小一些,稍亮一些。
山顶晚上来露营的人比较多,人多灯一开自然会严重影响到目视体验,因此便驾车离开山顶,趁着太阳还未落山一路向东把途径的风车机位都视察了一遍,最后选定了一个四周较为开阔的风车机位作为此行的目的地。 观测条件:首先是天气,当天下午的天空还算蓝,但不是蓝到极致,还是有点微云,黄昏时刻的夕阳红十分鲜艳,天色彻底...
一个初四的娥眉月,我将这台望远镜瞄准了月球边缘的危海,历时几个月的“月面畅游”开始了。对于很多业余天文观测者来说,能够识别一些著名的环形山已经是一件不错的事情,然而月面的目视观测而言,乐趣并不只在于此。对于80mm以上口径的望远镜,解析力足以看到一些更为细微的特征,...
流星目视观测报告.doc(共9篇) :目视 观测 流星 报告 doc 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观测 2016秦皇岛流星观测点 篇一:流星的目视观测与纪录 流星的目视观测与纪录观测流星的意义: 流星是大自然里美丽的现象,值得观赏.留住瞬间美感,将剎那化为永恒! 流星天文学入门容易、目视观测不需复杂的设备、是少数几个业余天文爱好 者...
“深空”意味着“在太阳系以外”。深空天体包括星系、星团和星云。一些人会再加上双星或者变星,我不想在此争论,但是为了叙述简便起见我不会讨论双星和变星的观测。 那“观测”呢?我应该说清楚在此仅仅指的是目视观测。我对天体摄影的知识有限,而且那也不是我喜欢做的事。
通过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我们能观察到彩色的星云吗?天文望远镜凭借其巨大的物镜进行集光,并经由目镜聚焦,使得观测者能够获得比肉眼通过瞳孔集光更为强大的集光能力。然而,即使望远镜的物镜足够大,是否就能确保我们的眼睛获得足够的光强,从而激活视锥细胞,让我们看见星云的绚丽色彩呢?事实上,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观测星系别有一番风味,朦朦胧胧的雾状光斑,是从数百万光年之外的数不清的宇宙岛那边经过无尽的跋涉过来的,最终经过望远镜,被我们的视网膜吸收进入大脑成像。 2024年10月6日总观测进度:1296个深空天体、16颗彗星、357颗恒星(包括双星、碳星等)。观测主力设备是我的8寸信达DOB,使用确实是很省心和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