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脑,又称“总戈”,景颇族语意为“大伙跳舞”。亦作“目脑脑”、“木闹”、“木脑闹”。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为期两三天。节日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举行目脑活动的广场。简介 景颇族目脑节 广场中心竖立两根高约20米的目脑柱,悬挂两把象征挠勇坚强的大刀,旁竖木板,挂横匣,绘彩画...
参加过太阳宫中举行的目脑会的鸟返回大地后,邀同类全体来到一个叫“康星央枯”的地方,吃那里一株黄果树上结的黄果,同时还学着太阳宫中的情形举行了鸟类的目脑。人类也从鸟类那里学会了目脑。只要跳目脑,人们就有吃不完的白米、红米,有数不清的鸡、猪和牛,金银门也就打开了。 目脑节采取的是集体过节的形式,...
目脑节 节日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举行目脑活动的广场上跳目脑舞,以祭祀太阳神,再现民族的迁徙历史。在目脑广场中央树立高约20米的目脑柱,上绘表示祖先迁徙和创世功绩的花纹,有的纹饰(如蕨菜和蛇纹)同时表示舞蹈行进的路线。柱侧置刀、矛,象征人民强悍刚毅的性格。根据目脑起源于鸟类舞蹈的传说,在柱档两端...
目脑节,亦称“总戈”,在景颇族语中意为“大伙跳舞”。时间与地点:每年农历正月举行,为期两三天。节日活动通常在广场等开阔场地进行。节日象征:广场中心会竖立两根高约20米的目脑柱,悬挂两把大刀,旁竖木板,挂横匣,绘有彩画。建高台,挂乐器,营造节日氛围。主要活动:人们在场上欢跳目脑舞,舞...
景颇族的目脑节是他们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逢丰年,景颇族会举行目脑纵歌活动。目脑纵歌的含义: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是景颇族为了庆祝丰收、出征胜利、婚姻嫁娶等重要活动而举行的大型群众性歌舞活动。目脑纵歌的历史与类别:目脑纵歌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为各种不同类别的...
“目脑纵歌”即目脑节。“目脑纵歌”,景颇语音,意为“大伙跳舞”,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庆祝目脑节是①景
“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原来是一种融宗教和文化...
目脑节 mù nǎo jié 词语mù nǎo jié 注音ㄇㄨˋㄋㄠˇ ㄐ一ㄝˊ 基本解释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正月中旬。这一天,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来到目脑(意为大伙跳舞)的中心广场。广场上搭起“石东争”,里面放置大鼓、东巴、 锣等乐器。小伙子们手舞长刀,姑娘们挥动着彩巾,大家放声高歌,尽情欢跳...
目脑节不仅是一个民族祭祀活动,更是景颇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目脑舞蹈,景颇族人民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脑节不仅丰富了景颇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景颇族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展示了景颇族独特的文化魅力。目脑节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的交流。
目脑节祭典,古时由山官主持,通常四、五年举行一次。山官借此机会展现其威望和权势,迫使所在区域所有百姓参与祭典,各村寨则需提供祭品。每次祭典,会宰杀牛头至几十头,耗费粮食数千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目脑节的宗教性质逐渐淡化,其浪费习惯也得到革除。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歌舞表演,商业部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