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的蛙类生物中,已知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它们分别是盘谷蟾蜍和黑眶蟾蜍,这两种蟾蜍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盘谷蟾蜍主要栖息在山区,其显著特征是眼内侧到吻端之间缺少硬棱,而黑眶蟾蜍则因其眼周有明显的黑色硬棱而得名。盘谷蟾蜍这一名称的由来源于其模式标本的发现地,据说是在台湾中部南投县的一...
盘谷蟾蜍的形态特征各异,体型可大可小,体色变化丰富,从红色、褐色到黑褐色不一。雄蟾与雌蟾的体型差异显著,有些雌蟾甚至可达碗口大小。在繁殖过程中,雌蟾采取独特的假交配方式,背对雄蟾移动时产卵,卵则被藏于细长的胶管中,放置在小溪流的缓水岩石或杂草间,以避免水流冲走。雌蟾的左右卵巢能...
盘谷蟾蜍 - 百度百科,她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收养了200多名孤儿,从无悔投入地行善。这份几近母性的关怀,来源于自身曾经坎坷的人生,造就了她的坚韧和大爱。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 【动物形态】 ①中华大蟾蜍 体粗壮,长约10厘米以上,雄者较小。全体皮肤极粗糙,除头顶较平滑外,其余部分,均满布大小不同的圆形瘰疣。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眼大而凸出,后方有圆形的鼓膜。头顶部...
盘谷蟾蜍是台湾山区盛产一种蟾蜍,阿里山的邹族称之为fo-gu-ge-no a-kue-go-u-tza,意指“雷公的青蛙”。盘谷蟾蜍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60~100mm,雌蟾体长37~104mm,大者体长可达130mm。头长大于头宽;吻短而钝圆;头部无骨质棱脊;瞳孔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