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益胃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滋养胃阴、润燥生津。其配方及功效如下: 1.沙参:通常用量为9克。沙参具有滋阴清肺、益胃生津的作用,能够帮助缓解口干、咽痛等症状。 2.麦冬:用量为9克。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因阴虚引起的干咳、心烦失眠。 3.生地黄:用量为9克。生地黄有清热...
方解 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来源 《内外伤辨》卷中。配方 黄芪60克 半夏(汤洗,脉涩者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30克 独活...
在津液不足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补充津液,这就要用到益胃汤。 益胃汤 这个方子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益胃汤:麦冬15克、沙参9克、生地15克、玉竹4.5克、冰糖3克,水煎服。 麦冬、沙参、玉竹质地柔润,擅长滋阴,而且都擅长滋补肺胃之阴。 胃阴虚的...
病情分析:升阳益胃汤是一种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其组方如下: 1.黄芪:30克。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能,是方剂中的君药,起到增强正气、提升阳气的作用。 2.白术:15克。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帮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虚弱。 3.人参:6克。人参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对全身虚弱有...
胃为水谷之海,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则气降能食。治宜甘凉生津,养阴益胃为法。本方重用生地、麦冬为君,味甘性寒,功擅养阴清热,生津润燥,为甘凉益胃之上品。北沙参、玉竹为臣,养阴生津,加强生地、麦冬益胃养阴之力。冰糖为使,濡养肺胃,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方用一派养阴之品,以复胃阴,纳饮食...
本方以四君子汤、仙鹤草健脾益气以固本;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活血化瘀之功;丹参活血消痈,增加黏膜血氧供应,促进黏膜分泌,抑制胃运动,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左金丸降逆和胃制酸以治标,从而标本兼顾,虚实并举,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溃疡复发。 3. 三位一...
每天背诵一首方歌丨升阳益胃汤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此汤主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 儿童腺样体肥大恢复期,一个名方《益胃汤》,都有可能用得到! 王道涵主任讲儿...
升阳益胃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配方包括:黄芪12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生姜3片、大枣3枚、半夏9克、茯苓9克、陈皮6克、人参6克、苍术6克、泽泻6克。具体剂量和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应用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15日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功能主治 舒肝解郁,清热燥湿,缓急止痛。主治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 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150例,结果痊愈72例,显效64例,好转6例,无效8例。方剂来源 闫西鹏.益胃方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150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