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出血点是指皮下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一般出血点直径小于2毫米,压之不会褪色的紫红色斑点。 皮下出血根据直径大小可分为:1.小于2mm称为瘀点;2. 3~5mm称为紫癜;3.大于5mm称为瘀斑;4.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皮下出血的主要原因:1.血管的因素,由于毛细血管壁本身缺陷引起的出血。毛细血管...
1. 过敏反应:皮下红色血点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如荨麻疹、食物过敏等。这类情况下,红色血点通常伴随瘙痒、红肿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 2. 感染:皮肤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也可能导致皮下红色血点。这类情况下,红色血点可能伴随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
皮下出血点可能是由于过敏、偏头痛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确认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1. 过敏: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自身体质等原因引起的,通常会伴有瘙痒、充血性风团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苯海拉明、异丙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没有得到缓解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到医院...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这种情况应该不是出血点,如果是出血点的话,15分钟一般不会消退,你这种情况应该是充血点儿,最常见的原因还是过敏。可以再次到皮肤科进行诊治。 皮下出现针尖式出血点 王晓彦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全国第31 出现针尖式出血点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下出血点,通常可能是毛细血管破裂、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毛细血管破裂:轻微的外伤或局部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形成出血点。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避免局部受压,可自行恢复。 2.血小板减少:某些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导致血小板数...
通常情况下皮下出血小红点可能是由于血管瘤、过敏性紫癜等原因导致,可以通过应用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1.血管瘤:先天因素、女性怀孕时接触有毒物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血管瘤。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红色板块、疼痛等症状,所以会出现皮下出血小红点的现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普萘洛尔软膏、噻吗洛尔软膏等药物进行...
病情分析:皮下出血点通常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可以通过休息、冷敷、适当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来解决。 1.静养和休息:避免进一步受伤或增加压力,尤其是在受伤后24小时内,应尽量减少活动,让身体有足够时间自我修复。 2.冷敷:在皮下出血点出现后的前24至48小时内,可使用冷敷来减轻血肿和肿胀。每次冷敷约20分钟,每天...
皮下出血点是指皮肤或黏膜下出现的小红点或瘀斑,直径通常小于2毫米,压之不褪色。皮下出血点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包括: 1.血管壁异常:血管壁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如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2.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血小板是负责止血的重要细胞,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如特发性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