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比”是指虎皮,也用来指盖在鼓上的虎皮,后来也借指讲席,比喻师道尊严。以下是对“皋比”的详细解释: “皋”字的读音: 读作“gāo”时,通常指水边的高地,泛指地势高的地方,比如“江皋”指江边的高地。 读作“háo”时,表示号呼、呼告的意思。 “皋比”的词义: 在“皋比”这个词中,“皋”读作“gāo...
皋比:虎皮。也指虎皮的座席。《左传-庄公十年》(《十三经注疏》本1767中栏):(公子偃)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戴叔伦《寄弹师华上人次韵三首(其二)》(《金唐诗》二七三):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白昼谈经罢,闲从石上眠。 后来用[坐拥皋比],指占据学师的席位。 清初·归庄《与葛瑞五书》(本...
”这句话表明,皋比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座位,更象征着知识的传授和教育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坐拥皋比"这个词汇逐渐脱离了原始的物理含义,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它不仅仅指坐在讲堂上进行教学的行为,更蕴含了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精神。这种传统在中国教育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坐...
后来,人们用“皋比”比喻强大的声势。宋代范成大的《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中写道:“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这里,范成大用“皋比”来形容强大的声势。古人也有坐虎皮讲学的习惯,后来人们便用“皋比”来指代讲学的场所。唐代戴叔伦的《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中写道:“禅...
历史典故> 皋比 源见“撤我虎皮”。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皋比,虎皮。清王士禛《题施愚山〈卖船诗〉后》诗:“公独奋百世,皋比陈唐尧。”亦引申指传诵、讲习。姚华《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录于缥缃;瞎话盲词,亦皋比于妇孺。”
对老虎皮的别称。因为宋朝哲学家张载传授学业时曾用一张虎皮做椅垫,后人便用“皋比”称作教师的座位,而“坐拥皋比”亦称作教书。不过,真正能够在椅子上垫着虎皮讲学的老师毕竟是少数。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皋比后来又演变成武将的座席,其义大概是指以武将之勇,可力敌三军,生擒虎豹,因此能坐“皋比”了。
“皋比”是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不太常用。词中的“比”,应读做“皮”。“皋比”的本义是虎皮。《左传·庄公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杜预 ...
繁体:皋比 拼音:gaobi 读音:gāo bǐ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皋比 造句:皋比造句 组词,组成语:皋比 皋比解释 皋比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虎皮。 【造句】「佩虎符坐皋比」是古人用来形容武将的气派。 皋比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
典故 皋比 《全唐诗》卷二七三〈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其二:「禅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芙蓉开紫雾,湘玉映清泉。白昼谈经罢,閒从石上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