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皇城使 官名。唐昭宗天祐三年(906)置,五代后梁因之。掌检校皇城启闭与警卫。宋朝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降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武功大夫。西夏置四员,掌皇城司事。金朝置一人,为正八...
历史知识> 皇城使 官名。唐天祐三年(906)置,五代后梁因之。掌检校皇城启闭与警卫。宋代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降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武功大夫。西夏置四员,掌皇城司事。金代置一人,为正八品职事官,掌宫阙缮修之事,...
皇城司的实际主管人员为幹当官七人,掌宫门出入禁令,并统率所属“周流民间,密行伺察”,性质近似明之厂卫。任皇城使者不一定担任幹当官,往往仅以表示官阶。政和中重定武职官阶,改皇城使为武功大夫,在五十二阶中为第二十六阶。高宗绍兴中改定次序,又以武功大夫为第十五阶。 复制 纠错...
吴廷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少颇读书,事周祖,为亲校。广顺初,授庄宅副使,迁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入为皇城使。会天平符彦卿移镇大名,以廷祚权知郓州。 世宗即位,迁右羽林将军,充内客省使。未几,拜宣徽北院使。世宗征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师还,权判澶州。归 阙 ,加右监门卫大将军。俄迁宣徽南院...
皇城使_名词解释:官名。始见于唐末。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武德司为皇城司,掌宫门出入、保卫宫廷、宫门启闭等事,并司侦察,可直达皇帝。其司实际主管为幹当官。皇城命名须有皇帝之命方得主管,平常仅用以表示官阶。宋重定武臣官阶,改皇城使为武功大夫,于五十二阶中为第二十六阶,南宋高宗改定次序,以为第十五阶...
《朱子语类.本朝二》记载:“皇城使有亲兵数千人,今八厢貌士之属是也。”由此可见,皇城司大致由官、吏、兵三部分构成,组建之初最高长官为勾当皇城司,南宋时为避高宗赵构讳,而改成干当皇城司。皇城司实则有正副使各一,职级在正六品上下。各级指挥使、吏员若干,职级在八九品之间。数千精兵...
广顺初年,授任庄宅副使,升任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入朝为皇城使。恰逢天平符彦卿移军镇守大名,让吴廷祚暂时代管郓州。 世宗即位,升任右羽林将军,担任内客省使。不久,任命宣徽北院使。周世宗征伐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班师回朝,他暂管澶州。回到朝廷,加官为右监门卫大将军。不久迁任宣徽南院使、判河南府...
皇城使裴景知慈州莊宅副使郭逢知階州西京左藏庫副使王克詢知順安軍作者:蘇軾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東坡全集》 敕具官某等。朕銓擇將吏,視其才力。強敏可任以事者,必試之治民。茍不知愛民奉法,馭吏而戢士,雖智勇有聞,朕無取焉。爾等皆以考績察廉,號稱明練。薦者交章,故在此...
广顺初年,授任庄宅副使,升任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入朝为皇城使。恰逢天平符彦卿移军镇守大名,让吴廷祚暂时代管郓州。 世宗即位,升任右羽林将军,担任内客省使。不久,任命宣徽北院使。周世宗征伐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班师回朝,他暂管澶州。回到朝廷,加官为右监门卫大将军。不久迁任宣徽南院使、判河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