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来说,组成他们的粒子中间存在着能量,不同的能量造就了不同的物体。而人也是一样,存在一些看不见的能量,也可以说是精神,或是灵魂,他们同样至关重要,有了他们配合形体一起才构成了这个人。人如果太过于注重外表,也就是那些外在的有形东西,那就容易趋于被同化,就会跟其他同样注重外在的人越来越像,...
你和我(本质上)也都是事物,你怎么这样看待事物呢?原句出自《庄周》之《不材之木》。
列子问关尹说:“修养极高的人在水下潜行而不窒息,踩在火上也不觉得热,在万物之巅峰上行走也不恐惧。请问为什么能达到这样?”关尹说:“这是持守纯和之气的结果,不属于智巧果敢之列。坐下吧,我讲给你。凡是有形象声音色彩的,都是物,物与物何以差别甚远?都是物哪个又有资格先居上?这些都是形色之物而已。而...
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
【庄子 大宗师】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死和生是命定的,它有如黑夜和白天的恒常变化,是自然规律。这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都是万物的本性。===希望对楼主有用
出自《庄子 大宗师》,原文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译文:死和生都是不可避免的,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有规律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无法干预阻止的,这都是事物自身变化的本性。
因为,生命没有永久,时间一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百年之后,没你也没我,一切莫过如此。其实,我们最终只是时间的过客,匆匆一程之后,还是要与这个世界作别。因此,人也好,物也罢,都是短暂的拥有;得也好,失也罢,不过是该有的宿命。那么,既为过客,又何必太执着?不如顺其自然,一切随缘。常微笑,懂...
《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万物都是一颗生命的种子,都是天道的运化结果,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背后的本质却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同的精气的存在。精气在天地之间不断地运行,如环无端,反复循环,从来没有消失过。
庭训·不自弃文(朱熹icon)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粪其秽矣,施之发田,则五谷赖之以秀实。灰既冷矣,俾之洗浣,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