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不仅为乾嘉文人广泛接受,承载着乾嘉学术成绩,还折射出乾嘉文人思维方式特征。通常认为,笔记只是被选择的著述方式或言说工具,事实上,它的体例也规约着著者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前贤笔记经典无形中会形成“影响的焦虑”,凝定着笔记撰述模式,使著者在这种模式下展开叙述与思考;另一方面,乾嘉学人实事求是的治学精...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江南宣城人。父讳士昌,字期生,号繖瞿,明末诸生。易代后,弃诸生服,“杜门屏迹,以终其身”,著有《周易麟解》。文鼎幼承家学,攻研《周易》,十五岁补郡博士弟子员。康熙元年,与两弟文鼐、文鼏从同里倪正受《大统历法》,推日月交食,为之订误补遗,成...
焦循的不少著述,一直未能刊刻,仍属稿本或抄本。两百余年来,因多种原因,亡逸的稿抄本竟然有数十部,既有《三礼物名释》《论语地里考》等经学著述,又有《扬州笃行录》《北湖焦氏家乘》等史学书籍,还有《诗录》《雕菰楼词》等文学作品,亦有《里堂说医》《种痘书》等医学论著。幸运的是,完整存留至今者...
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冯友兰,一生著述宏富。长短中国哲学史,完成数部。还有原以英文写成的《中国哲学简史》,在海外造成影响,再用中文翻译回来,依然一时风靡;更有耄耋之年,在失明情形下,心思口述,新成一部突显独立思考的《中国现代哲学史》,在原有基础上,完成从古至今七卷《中国哲学史新...
著述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zhù shù,解释为对撰写的书籍的描述。出自:《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赞曰》: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自序》:“顾亦安知非近人著述,不就其大者立论,胡人犬种,说本不经,卫女狐绥,言多无据;鉴清者但以为若翁华胄,夙无秽闻,南面称尊,非...
清朝人关于拗救的著述,赵执信《声调谱》与救拗万能公式 前言 关于律诗拗句,唐宋人也有论述,唐朝人称为讦调,宋朝已经称为拗句,只是今人能看到的这类唐人论述太少,反而是唐宋以后的人论述较多。今天就说一说清朝人赵执信的《声调谱》。赵执信曾经向王士祯求教古诗声调,但是王士祯不肯告诉他。于是赵执信发奋图...
《汉书》的著述规模要比《史记》大得多,更为重要的是,《汉书》中记载了许多朝廷中帝王和臣属们之间的奏章、诏令和对话纪要文件,甚至在《史记》中都没有涉猎到的汉武帝之前的西汉朝廷诏令、奏章、君臣对话等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汉武帝太初年之后的许多重要的朝廷诏令、奏章及其君臣会议对话的第一手机密资料,也就...
中国文学史的著述始于19世纪后期的西方和日本,而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史著作则始于清末黄人(1866—1913)于1904年撰写的《中国文学史》。也就是说,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至今只有120年的历史。这是当今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史著述”的基本判断。这一判断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中国是一个史学意识自觉很早的国家...
徐时进的《欧罗巴国记》,是目前所知最早记述欧洲的中文文献。此文为深入研究利玛窦在南京时期的活动、深入研究全球化初期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士人对西方文化的反应,提供了新的资料。《欧罗巴国记》不仅保存了关于利玛窦在南京活动的一些资料,而且有的内容还可以在...
一、清代乡镇志书的著述体例与选取原则 清代乡镇志书的著述体例,主要有细目并列的平目体、分纲列目的纲目体以及仿照正史的纪传体三种。例如顾传金编纂的道光《蒲溪小志》四卷,分为《名义》《郡县建置沿革》《里至》《形胜》《乡保区图》《风俗》《物产》《列传》《艺术》《艺文》等二十八个类目,并按照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