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鼻皂荚散主治塞鼻不通的药物 方剂名称 塞鼻皂荚散 方剂别名 皂荚散 药物组成 皂荚1分,细辛1分,辛夷1分,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处方来源 《圣惠》卷三十七。方剂主治 塞鼻不通。制备方法 上为散。用法用量 每取半钱,用棉裹,塞鼻中;以少许吹之亦得。
皂荚散,中医:皂荚散的功效与作用,皂荚散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炙皂角(去皮子,炙焦黄)二两,川椒一两,细辛一两半。为末,盛于胶囊中,大如指,纳入阴中。治妇人黄瘕,症见经行
小儿疳症的妙药——皂荚 导读:皂荚散系治疗小儿疳症的秘方,由单味皂荚炮制而成。制方之义,在于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消积滞,积去则清灵之脏气得以康复。皂荚,味辛咸,性温,有毒。入肺与大肠经。为强烈的祛痰药,并有开窍搜风的功用。外用主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内服主治痰多,阻塞气道,咳嗽多...
皂荚散吹鼻孔治疗面神经麻痹每应手取效 处方:取大皂荚若干(文火炙干),研极细末(装瓶密封备用),临用时苇茎筒装药少许吹鼻孔内。向右歪吹左鼻孔,向左歪吹右鼻孔,早晚1次,10天内有效。 此方为祖传秘方,从1970年起,治疗百余人无不应手。 朱XX,女,20岁,农民。因夏天炎热睡在窗口下,次日早上嘴歪向左方,...
吹鼻皂荚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一六。主治©N鼻。组成 皂荚(炙,刮去皮子)一梃。用法用量 上为散。以一字匕,吹入鼻。即愈。主治 ©N鼻。重要文献摘要 1、方论选录 《圣济总录》:“谕日:鼻和则知香臭。夫鼻为肺之窍,非能自和也,必肺气流通,然后鼻为用而香臭可知。若心经移...
揩齿皂荚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二一。具有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齿槽固密,诸疾不生之功效。组成 皂荚(去皮)二挺,空青、曾青、胡桐泪、戎盐(研)、石膏(研)、丹砂(研)各半两(25g),麝香(研)一钱(5g)。用法用量 上除丹砂、麝香外,共为散,用湿纸三五重裹,更以黄泥外裹,用炭火...
皂荚刺2握(东南枝上者,烧灰存性)。主治 风攻腰脚疼痛,及肠壅气滞;诸般癜风疾。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渐加至2钱匕,空腹用温酒调下。制备方法 上为散。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皂荚散”。圣济卷一三二 组成 皂荚刺1两,乳香1分。主治 恶疮。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酒1盏,煎1-2沸服;热酒...
皂荚散,治疗面瘫,无不应手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常用于祛除风痰、除湿毒、杀虫、通经络。本人多年来用皂荚散吹鼻孔治疗面神经麻痹,动辄应手取效。一般取大皂荚若干(文火炙干),研极细末,装瓶密封备用,临用时用苇茎杆或用纸卷细卷装药少许吹鼻孔内,向右歪斜吹左鼻孔,向左歪斜吹右鼻孔,早晚各一次,10天内基...
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无虫蛀之皂荚刷尽泥灰,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成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研细未,瓶装备用。每次1克,1日2次,用糖拌匀吞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小儿厌食症110例,痊愈8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