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柳,中药名。为杨柳科柳属植物皂柳Salix wallichiana的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具有祛风除湿,解热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入药部位 根。性味 味辛、苦、涩,性凉。功效 祛风除湿,解热止痛。主治 用于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关节炎...
皂柳的效果 功效 为杨柳科植物皂柳的根。主治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 主治 祛风除湿,解热止痛。主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敷。 皂柳的药方
皂柳(拉丁学名:Salix wallichiana Anders. var. wallichiana)灌木或乔木。 小枝红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卵状长圆形,狭椭圆形,花序先叶开放或近同时开放,花果期4~5月。 枝条可编筐篓,板材可制木箱(湖北西部),根入药,治风湿性关节炎。
皂柳 药材名称皂柳 拼音Zào Liǔ 别名毛狗条、山杨柳 来源杨柳科皂柳Salix wallichiana Anders.,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辛、酸、涩,凉。 功能主治驱风解热,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痛。并可治头风疼痛。
皂柳(原变种)是一种属于杨柳科(科拉丁名:Salicaceae)的植物,柳属(属拉丁名:Salix)下的物种。在中文中,我们通常称它为皂柳(种中文名)。这个品种的学名是Salix wallichiana Anderss. var. wallichiana,是由Anderss.首次命名的。皂柳原变种在中国的分布广泛,它生长在西藏、云南、四川、贵州、...
绒毛皂柳,灌木或乔木;花序较粗;叶下面密被绒毛。形态特征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花序较粗;叶下面密被绒毛,花丝下部有柔毛。皂柳(原变种) :灌木或乔木。小枝红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初有毛后无毛。芽卵形,有棱,先端尖,常外弯,红褐色或栗色,无毛。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卵状长圆形,狭椭圆形,长...
青皂柳(Salix pseudowallichiana Goerz ex Rehder & Kobuski)为大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小枝较细,嫩枝有柔毛;一年生枝无毛,暗红色或黄褐色。芽棕色,无毛。蒴果,开裂后,果瓣向外拳卷。花期5月中旬-6月初,果期6月。本种与中国黄花柳 S. sinica (Hao) C. Wang et C. F. Fang 相似,主要不同,...
皂柳主要功效是祛风散热,同时也有一定去除湿气的效果。这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以及关节疼痛等不良症状,在用药的时候一般采取熏洗或者是水煎服,但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平时还要遵循医生指导,合理使用药物。
皂柳的功效与作用皂柳的功效与作用是:驱风解热,除湿。【功能主治】驱风解热,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痛。并可治头风疼痛。 【用法用量】1两,水煎服,亦可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