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国是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建立于公元前18年,灭亡于公元660年。百济国由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原马韩地区建立起来,统治阶层与高句丽人同属于中国的扶余人,而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则是另一不同的民族。百济国与当时的高句丽和新罗一起形成了持续了数百年的朝鲜三国时代。百济国的统治范围在朝鲜半...
它能得此殊荣,重点在于第一层塔身之上四面排列有16块石碑,上刻《大唐平百济国碑铭》,这是1300多年前唐朝大军扬威域外的实证。 碑文记载,公元660年,唐朝名将苏定方率军平定百济,俘虏了百济王和臣下。而后在百济国都中心的定林寺的石塔底层,洋洋洒洒,镌刻了一篇纪功颂德的文章。 此塔被韩国列为第九号国宝。 ...
百济与新罗决裂后,要同时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进攻。这样,发展与北方政权的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降低被北方政权进攻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利用其牵制高句丽的作用。因此,百济此阶段采取的均等朝贡可谓是明智之举。综上所述,百济密切关注着东北亚大陆的局势,并不断地调整外交策略。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中原...
腆支王在位十六年,死后其长子久尔辛王继位,再之后是久尔辛王长子毗有王(一说是腆支王庶子)。毗有王即位当年,高句丽长寿王高琏将都城迁至平壤,意图加强对百济、新罗两国的军事打压,因此毗有王在位期间主动与新罗和亲,两国结盟共同抵抗高句丽;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当时的百济君主是毗有王长子扶余...
然而,在分割战争果实上,两国出现了矛盾,导致了后续关系的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百济和新罗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特别是在公元7世纪以后,两国成为了敌人,战争不断。其中,唐朝的介入更是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为了应对百济和高句丽的共同威胁,新罗不得不寻找中国中原王朝为靠山,与唐朝形成了紧密的政治和...
1. 百济,古称南扶余,是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由扶余人南下建立,存在于前18年至660年之间。2. 百济的统治阶层与高句丽同属扶余人,与下层百姓三韩人不同。三韩人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民族,与扶余人有别。3. 公元前1世纪,百济由扶余人贵族南下建立,660年最终被唐与新罗联军灭亡。其统治区域...
从公元前18年到公元后660年,百济国建国将近小七百年,在这几百年的发展当中,逐渐从一个部落发展至朝鲜半岛“三雄”之一,又从强盛逐步没落最终消亡。 百济国就这样灭亡了,接下来我们要将视线转移至北方的高句丽,一起看一看朝鲜三国时代的另一强国——高句丽的发展历史 那么高句丽的发展轨迹又是怎样的呢?为何最强...
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唐高宗李治即刻命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十多万开赴朝鲜半岛,同时命令新罗国王金春秋率领本国军队配合大将军苏定方作战,先灭了百济这个爪牙,然后再找高句丽算账。苏定方率领的唐军从水路强渡当时朝鲜半岛的熊津江口,百济军队早已经率领全国的军队严阵以待,准备和唐军决一...
1. 百济是韩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国,其成立可以追溯到扶余人南下朝鲜半岛西南部,即现今韩国地区。2. 在朝鲜三国时代,百济与高句丽和新罗并立,共同构成了当时朝鲜半岛的政治格局。3. 百济的国号最早在中国史书《三国志》中被记录为“伯济”,而《晋书》中则首次出现了“百济”这一名称。4. 345年...
关于百济的建立存在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以温祚为始祖。据《三国史记》记载,温祚王是高句丽始祖朱蒙的儿子。朱蒙的妻子召西奴曾为他生下三个女儿,其中第二女嫁给了温祚王。朱蒙去世后,类利成为太子,而温祚和沸流则南下定居,建立了“十济”国,后改为“百济”。另一版本将沸流王视为百济的始祖,他是优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