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新节-云南德宏傈僳族的风俗习惯,云南德宏傈僳族阔时节,古老的傈僳族迁入云南省德宏州已二百余年,虽与德宏景颇、阿昌、傣、汉等民族杂居,但仍保留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德宏傈僳族阔时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喜庆节日,直译意为新年,活动内容很丰富。德宏傈僳族阔时节的除夕之夜,老人以酒、肉、粑粑等食品祭奠...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
珞巴族人待客喝酒的习俗很特殊,在请客人喝酒之前,丰人自己要先喝一口,并将所有的食物都当客人的面先行品尝一口,以表示酒与食物是安全无毒的,借此表示对客人的真诚相待。按照珞巴族人的习俗,主人如果先尝了酒饭,客人就必须吃光才同样表达信任和感激,否则主人就会不高兴。珞巴人热情好客,以能够挽留住客人为荣耀,...
广西地区居住着很多不同的名族,每个民族的结婚习俗也不同。那么,在广西结婚风俗有哪些呢?各民族结婚风俗有又什么不同呢?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看看广西结婚风俗都有哪些,广西各民族结婚风俗又有哪些吧! 1、 壮族 壮族解放前是完全由父母包办的,解放后大部分就是自由恋爱,与其他民族是一样的。壮族自由恋爱方式是通过...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
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节:八月第一二个...
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多种多样的民俗风情:苗族的跳花节、舞龙嘘花和芦笙会;侗族的长桌宴、抬官人和斗牛斗鸡。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贵州少数民族过年的闹春活动吧! 正月初十是梭嘎长角苗一年一度的跳花节,成...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宁明县明江镇凤璜村皇浩屯和亭汪屯举行大型村级联谊活动,传承两个村庄延续百年的民族风俗,携手同商共建美丽乡村。 当天早上,皇浩屯敲锣打鼓,在舞狮队的带领下,村中男女老少一同到路口迎接外嫁女回娘家,欢度新春佳...
。由于交通闭塞,山高路险,生产力水平很低,各部落之间“好相攻击”。至秦汉之前,岭南地区还没有成熟到建立统一的国家体制、形成统一的意识形态的程度。由百越族构成的古朴、散漫的氏族、部族的遗风仍然支配着各个领域,如“裸以为饰”、“断发文身”、“披草莽而邑”成为古百越人的普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