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至1987年,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工作。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分别改为总参谋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铁道兵与铁道部合并;撤销军委基建工程兵。至1986年底,军队减少员额41万人,全军减少军级以上单位30多个,师团单位4000多个,总部机关人员减少了一半,原有的11个大军区整编为7个。到...
1985 年下半年,百万大裁军依照先机关,后部队、院校和保障单位的顺序,自上而下组织实施。通过裁减员额、撤并机构、调整结构、削减武器装备、开放部分军用设施、精干编制、实行文职制度和调整部队院校编制体制等逐项开展。这次裁军百万,是我军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一个大举措,其裁员之多,难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前...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裁军 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防建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共进行了9次较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其中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最为令人瞩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这就需要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转变国防建设、军队工作的知道思想。 在这样的...
百万大裁军 邓公会裁军百万,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兵在精,不在多。历史上,常常有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楚汉时期,项羽曾在巨鹿,以5万楚军大败40万秦军,威震华夏。项羽能取胜,主要因为楚军精良,以一敌百。同样的道理,现代战争,数量不能决定胜利,最重要的还是精良程度。1985年,我军现役人数超过400万,...
最后,邓小平说:“这是个得罪人的事,就交给我来做吧,裁军迟早要解决,就不给新的军委主席添麻烦了,就按照之前说的,从‘头’开始。”会后,裁军正式开始实施。百万大裁军是我国精兵之路的重要举措,但势必会动有些人的“蛋糕”,行动开始后,邓小平曾说:“我是做好准备被打黑枪的。”但这并没有动摇他...
直到1955年,乌鲁木齐军区才晋升为大军区,直接接受中央军委的领导。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乌鲁木齐军区与兰州军区合并,成立新疆军区。乌鲁木齐军区的最后一任司令员是开国少将肖全夫,他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是红四方面军的优秀干部,不仅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至四次反“围剿”斗争,也参加了意义重大的长征。在...
1985年百万大裁军计划正式启动 1985年5月23日,邓小平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将军,还是干劲十足的年轻将领,都齐聚一堂共商裁军大计。会上,邓小平与参会人员围绕当今全球形势以及中国周边环境进行彻底分析,明确指出现在仍然面临全球战争爆发的风险。但是,随着第三世界逐渐壮大,和平力量也在不断增长...
1985年时,邓公提出要进行“百万大裁军”,当时有很多部队领导人不服气,他们不能接受自己悉心培养起来的部队被放弃。但从当时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军的确出现了冗余繁杂的问题,“百万大裁军”势在必行,权衡良久后,邓公说:“头头不通调头头。”80年代整顿军队问题 六七十年代,受到时局的影响,我国军队变得臃肿...
1984年,邓小平决定裁军50万,可就在这一年大阅兵后的一个月,邓小平却是突然改口:“这次裁军改为100万。”1985年,轰轰烈烈的“百万大裁军”,就这样拉开了帷幕,裁掉百万军队,尽管有很多老将有些想不通,但做了工作后,他们很快就转过了弯。伴随着“百万大裁军”的,同时还有军区的撤编,当时全国十一大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