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鳍豚之名易对其鳍色产生误解。鉴于“白鳍”之名不是历史曾经应用的,又不符合该物种的特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正式将该物种的中文标准名称定为“白鱀豚”。标本 截至2010年末,世界上保存的白鱀豚标本共89件,有性别记录的共72件,34件雄性,38件雌性。中国存有86件,有资料的剥制标本共39件,骨骼标本...
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 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 趣闻与现状 白鳍豚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
题目 资料:白鳍豚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淡水鲸类,是现存鲸类中最原始的一类,在距今1000万年前曾广泛分布,因数量稀少,有“水中的大熊猫”之称。
“淇淇”(1979 年-2002 年 7 月 14 日)是一头人工饲养的雄性白鱀豚(又称 白鳍豚),1980 年 1 月 11 日在长江交接洞庭湖口处被渔民捕获,次日运抵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并由该所一直饲养至自然死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存活了 22 年 185 天,是唯一一头被人类长期饲养的白鱀豚,也是人类研究白鱀豚唯一...
白暨豚(bái jì tún),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为我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体呈纺锤形,长1.5~2.5米,重可达230公斤。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
资料:白鳍豚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淡水鲸类是现存鲸类中最原始的一类,在距今1000万年前曾广泛分布.因数量稀少,有“水中的大熊猫”之称.它生活在长江中,其头部背面有一个呼吸孔,每隔10~20秒,它就浮出水面呼吸空气.白暨豚的眼小,视觉不发达,利用回声定位,捕食鱼类.近20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饵...
(参考资料)票面图案 《悠然自得》(2-1),图案是一条游动在水中的白鱀豚形象。画面下方标有“白鱀豚”及其拉丁文学名“Lipotes Verillifer”。《环游潜底》(2-2),邮票图案是两条环游水底的白鱀豚形象。画面上方标有“白鱀豚”及其拉丁文学名“Lipotes Verillifer”。邮票赏析 《悠然自得》(2-1)画面中,...
鱀,汉语汉字,拼音是jì,意思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江豚,今称白鱀豚。释义 鱀即白鱀豚,又名白鳍豚。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仅产于长江中下游水系。体形似鱼,皮肤光滑细腻,背浅灰而腹洁白。圆额,小眼,长吻。捕食小鱼。现已功能性灭绝。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具冀切《集韵》其旣切,𠀤音暨。《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