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驱逐舰,“白露”级是针对“初春”级的某些缺点而重新设计的,虽然从外观上看,“白露”级与移动主炮后的“初春”级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少区别,如“白露”级拥有一个更紧凑的舰桥并且烟囱更具倾斜度,还有就是“白露”级首先装备了四联装鱼雷发射管。武器简介 “海风”号、“山风”号、“江风”号和“...
白露级驱逐舰此级舰改良自前型初春级驱逐舰,武器配置上以初春级为基础,加固了舰体,提高了稳定性,用于大型机动舰队的反潜护卫任务,增加了必要的防空武器。白露级共建成10艘,分别是白露,时雨,村雨,夕立,五月雨,春雨,海风,山风,江风,凉风,后四艘为改进型扩大了罗经舰桥的面积,本级所有舰艇全部战沉。...
白露型驱逐舰共建造10艘,白露(Shiratsuyu)、时雨(Shigure)、村雨(Murasame)、夕立(Yudachi)、五月雨(Samidare)、春雨(Harusame)、海风(Umikaze)、山风(Yamakaze)、江风(Kawakaze)、凉风(Suzukaze),前六艘使用昭和六年度舰艇补充计划(丸一计划)预算,后四艘为改修型(有时也单划为海风型)使用昭和九年度舰艇补充计...
一战争起,白露级驱逐舰以其勇猛的姿态登场,然而却在1935年演习中遭遇风暴,彻底改变了这些战舰的命运。头重脚轻的设计问题让它们在波涛汹涌的战场上步履维艰,仿佛厄运一直在追逐着它们。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这些曾经威震一时的白露级,在战火中频频沉沦?是设计的瑕疵还是其他难以言喻的原因?随着战事的深入,这...
白露级驱逐舰一共建造了10艘,均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首舰白露号1936年8月20日服役,该舰1942年11月29日在新几内亚岛布纳港东边遭到美机空袭而受伤,1943年11月日在布尔维尔海战中与友舰五月雨号相撞受损。1944年6月15日,白露号在棉兰老岛东北与运油船清洋丸相撞,因为引爆舰上深水炸弹造成该舰3分钟之内沉没...
江风号驱逐舰是白露级驱逐舰的9号舰(改白露级3号舰),1934年列入计划,1935年4月25日在藤永田造船所开工,1936年11月1日下水,并在1937年4月30日竣工,划分为一等驱逐舰,与改白露级姐妹舰海风、山风、凉风一同组成第24驱逐队。 基本排水量1685吨。武备为:50口径12.7cm連装砲 2基4門;50口径12.7cm単装砲 1...
白露级驱逐舰此级舰改良自前型初春级驱逐舰,武器配置上以初春级为基础,加固了舰体,提高了稳定性,用于大型机动舰队的反潜护卫任务,增加了必要的防空武器。白露级共建成10艘,分别是白露,时雨,村雨,夕立,五…
610mm四联装鱼雷发射器有三个型号,「白露」一型就使用过其中两种型号。一型最早,主要装备于巡洋舰上,全部靠人力完成鱼雷角度的旋转,完全没有机械助力的情况下可以做到25秒旋转一周。二型已经有完整防护盾及独立的指挥仪,使用气动助力,主要装配于本文主角及以后的驱逐舰上;三型则是减重、提高发射效率后为重雷击...
白露级驱逐舰 概况 白露级白露号 1937年 白露型驱逐舰(日文:白露型駆逐舰/しらつゆ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Shiratsuyu class destroyer)。是旧日本帝国海军(IJN)于1930年代建造的条约型舰队驱逐舰(一等驱逐舰),改良自前型初春型驱逐舰,因此也被视作初春型的准同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