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长渠终于历尽沧桑,成为新中国兴修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才得以复兴。建国后,白起渠灌区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吨粮田,年均产粮达2.5亿公斤,灌区宜城被称为“小胖子”县,白起渠也为襄阳市成为长江流域粮食过百亿斤大关市做出突出贡献。它是一处变战渠为灌渠的典范,也是第一个在中国水利史上创造“...
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 三道河长渠、荩忱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这条长渠西起湖北省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号称 - 那山⛰️那人
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位于湖北襄阳古城南部,西起南漳县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赤湖入汉江,全长49.3公里。相传其前身为战国时期名将白起所开渠道,最迟南宋时期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至今仍灌溉着南漳县和宜城市30.3万亩良田。经过历代修缮,长渠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大型...
汉江与其支流蛮河夹角的冲积平原,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一条绵延百里的灌渠纵横其间,将湖北省南漳县和宜城市的沃野平畴连在一起——这条灌渠就是长渠,又名白起渠。 长渠鸟瞰图 资料图片 长渠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重建的第一个大型农业灌溉工程。2018年,长渠与都江堰、...
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三道河长渠、荩忱渠,原本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这条长渠西起我省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 记者溯流而上,但见渠首的管理所掩映在一片绿树从中。一道滚水坝拦在蛮河之上,通过一道闸门,将蛮河水引入长渠。
长渠,又称白起渠、百里长渠、三道河长渠、荩忱渠。它源头位于鄂西北保康、南漳荆山山脉,起于南漳县,拦截蛮河中上游之水,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渠道横跨南漳、宜城两地,西起南漳县武安镇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尾水于岛口入汉江。曲折连绵长达49.25公里,故号称“百里长渠”。长渠,分为渠首、...
白起渠,亦称“长渠”、“白起引水渠”,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境内,西起武安镇西3公里的谢家台村,东至九集镇胡家畈,横贯冈地,全长49.25公里。此渠乃战国时期秦将白起攻鄢郢时所凿,用以灌田,历2300余年至今。白起渠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 若你有兴趣...
当之无愧华夏第一渠——白起渠 2018年8月13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湖北襄阳白起渠(又名长渠)被确认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从而成为了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起渠最早是秦将白起以水代...
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 三道河长渠、荩忱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这条长渠西起湖北省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号称“百里长渠”, 仍灌溉着宜城平原30多万亩良田。白起渠被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