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诗 [ bái huà sh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ái huà shī ] 打破旧诗格律用白话写成的诗——五四以后至 年所用的称谓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白话诗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后打破旧诗格律,不拘字句长短、用白话写的诗,也称...
白话诗100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二...
那么,白话诗的第一首究竟是谁写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白话诗的历史背景和起源。白话诗的兴起与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革新思潮紧密相连。在这场旨在推翻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的运动中,文学界也开始尝试用更为通俗、直白的语言来创作诗歌,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众心声。白话诗的诞生,可以说是对古代...
王梵志白话诗,通俗易通,以口语话的语言,幽默却不失犀利地将其写出来,虽然浅显易懂,但是一般都隐含深意,因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诗体方式。比如其诗《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把郊野坟茔比作土馒头,把城里人比作馅草,人都难逃一死,因而不要认为没滋味,诙谐...
白话诗21首 1 落榜感怀 2000年8月高州 一朝失手千古恨 二度高三万般愁 三年汗水东流去 四海茫茫哪得浮 五味酸苦有谁知 六亲一见忙低头 七十日来磨一剑 八百里路作汗牛 九霄云外冲天上 十年辛苦始得酬 2 赞粤西菜馆石磨豆腐 2011年12月广州 粤式饮食美名传 西来广州十余年 菜蔬烹饪愈珍馐 馆藏百味皆安...
白话诗 拼音bái huà shī词典解释 白话诗 báihuàshī 打破旧诗格律用白话写成的诗——五四以后至1949年所用的称谓 free verses in varnacular Chinese 国语词典 白話詩 bái huà shī 詩體名。中國近代流行的一種詩體,流行於五四運動後,其特色除以白話為主外,也不遵守平仄、協韻的格律,完全不同於古時作詩...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人,出生于江苏苏州。现代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先驱者之一,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俞平伯的曾祖父是晚清著名学者俞樾。俞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恩科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俞樾一生著述甚多,作诗词,...
他是白话诗创作的先驱,是“新红学派”创始人,其诗文如高山流水,朦胧的意境让人如痴如醉,富有哲理的思想让人顿开茅塞,他便是我国著名散文家、红学家,诗人俞平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中体现出的哲理,相信你会有所触动。俞平伯出生于晚清,他的曾祖父是清末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