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服饰,分男装和女装,节日盛装和便装,服饰图案以鸡仔花为主要纹饰,体现出白裤瑶人们对鸡的崇拜。 白裤瑶女服 (1)头巾:女子在佩戴头巾时需要先把长发在脑后扎好,成发髻状,然后用一块黑布,中间对准前额,从前面往后包裹头发,最后将两条白色带子平绕两周,布条尾部扎在左前额部位翘起,好似锦鸡头上的翎毛。
南丹是南国避暑胜地,也是世界白裤瑶乡,在全世界的瑶族同胞聚居区里,只有这里的男人有穿白裤的传统,即便日常劳作也是如此。瑶望天下的白裤瑶寨堪称“广西最后的秘境”。这个瑶寨四面环山,远离都市喧嚣,生活节奏慢到仿佛停止不前。景区的具体位置在南丹县里湖乡王尚屯,里面有酒店,也有餐厅。因为想沉浸式感受南丹...
延续至今的白裤瑶服饰文化表明,在远古时代,白裤瑶群众就已经学会运用抽象的文化符号表达生活情趣和审美理念。白裤瑶服饰寓繁于简,注重整体视觉效果的统一,在装饰上将多种元素按照自己的审美和服饰文化的表现需求进行有机结合,辅以独特的工艺手法,显示出对美的塑造的高度掌控能力。▲白裤瑶妇女盛装分冬夏两种,夏装...
在白裤瑶妇女上衣背面 一整面“回”字形图案格外引人注目 这犹如“二维码”的图形 是白裤瑶妇女记录民族历史的独特方式 相传这个“回”字形图案 就是由号令族群的“瑶王印”演化而来 据了解 在漫长的迁徙中 首领为了更好地引领族人 索性将“瑶王印”绣在白裤瑶妇女的服饰上 “回”字形的构图 在刺绣中多用色彩...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曾在《岭外代答》中这样记载白裤瑶粘膏染,它的技艺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白裤瑶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白裤瑶粘膏染,是一种取自神奇粘膏树粘液为防染剂的防染技艺。粘膏树的神奇,首先是因为它只生长在白裤瑶人居住的地方,不是白裤瑶人...
因此收藏铜鼓是白裤瑶的荣耀,他们十分爱护和珍惜铜鼓。一面铜鼓购买回来,除了要打磨、定音外,还要给它取名字。现在我们就来到南丹县里湖乡,那里的黎政军一家正要给铜鼓进行“萨欧别”的仪式。“萨欧别”是白裤瑶语的译音,意思是取名字。 “萨欧别”有一套完...
白裤瑶其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因这里的男性大多穿着与膝盖齐平的白色裤子而得名“白裤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女性日常穿着风格。上身只需两块布便可出门,因此,她们被称为“两片瑶”,而这种穿着方式在活动时,容易让身体的某些部位显露出来。如果你来到这里旅游,看到女性的穿着如此打扮,千万不要感到...
白裤瑶的山民们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经过长期求生存的实践,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他们的婚俗、葬礼、服饰等文化风情丰富多彩,备受世人关注。💑 婚恋习俗:白裤瑶族的婚恋习俗非常独特。一般来说,白裤瑶族的男女青年在十七到二十岁时结婚最为理想,超过二十岁就被认为是“老青年”了。令人惊讶的是,...
贵州的大山深处,藏着一个隐于世外的古寨——瑶山古寨,白裤瑶族群世代深居于此。白裤瑶因男子穿齐膝白裤而得名。他们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和原始粗犷的民族遗风,被誉为“原始社会遗存的活化石”,而白裤瑶也被人类学家称为“东方印第安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静玉 编辑 高静玉 二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