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赵云 赵云可以说是白袍小将中最有名的一位了,赵云被称为是蜀汉的“五虎上将”曾经千里走单骑救下阿斗。当年曹操看到赵云穿着一身白袍在两军之间来回穿梭,便问“这白袍小将是谁?”侍从回答是“常山赵子龙”曹操就说千万不可伤他。凡是赵云出场总是一身白袍。而且赵云一生胜多败少。第二位:陈庆之 陈庆之...
扫码前往QQ阅读APP 搜索「白袍小将」阅读 本书新人10天内免费读简介: 【悟性逆天+无敌+爽文+热血+轻松+九州】重生刘禅,一睁眼,发现自己身处长坂坡。赵云正怀抱着他浴血奋战,杀出重围!从此以后。蜀汉再没有了扶不起的刘阿斗,多了一位妖孽天才!【你观赵云征战,领悟惊天枪意,盘蛇七探枪!】【你急中生智,以水流...
仁贵的饭量就像一辆火车,哐哧哐哧哐哧。史书上记载,薛仁贵不仅是武功盖世,还是一个排兵布阵的高手。薛仁贵顺利住址张士贵谋前篡位之后,便返回百刘,助力士民,迎击铁士文大军。至此,薛仁贵选择向李世明申请用龙纹阵击败铁世文,在与各位大臣商量过后,便同意了他的想法。翌日,薛仁贵身穿白袍战衣来到兵马中央...
陈庆之传》中,姚思廉用三千多个字记载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名将传奇,梁武帝萧衍派飙勇将军陈庆之护送魏奸元颢北归,陈庆之遂身披白袍,率7000人,横扫河洛,14月内连下魏32城, 攻无不克。大小凡47战,以7000兵力,先后破魏军丘大可7万、杨昱7万、元天穆数万,降费穆2万,直陷魏都洛阳。于是就有了那句流传已...
杨成武将军,中等身材,眉清目秀,英姿勃勃。将军军政兼备,举手投足,武有松柏之姿,文有兰竹之韵。 杨成武十五岁参加革命,十七岁任团政委,以忠勇闻名于红军初期。据云,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曾见之,赞为“白袍小将”。 杨成武,福建长汀人,小名能俊。家贫,叔伯见其聪慧,凑钱供其上学。年长,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汀福建省...
我国第一次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元帅,之后一直到1952年,他连续当了四届国庆大阅兵的总指挥。我军中还有一位将军,比聂荣臻担任阅兵总指挥的次数还要多,这个人就是杨成武,他从1954年到1958年当了五届阅兵总指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革命年代还是聂荣臻的得力助手。 杨成武有一个外号叫“白袍小将”,这是因为杨成武不仅打...
稍微听过一些民间传说的人都知道,在我国流传最广的“白袍小将”有三位:一是常胜将军赵子龙,二是冷面寒枪俏罗成,三是白袍战神薛仁贵。不过,这些都是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经过大量的加工、粉饰、夸张、变形而成的文学形象,虚构的成分没有九分也有七分,与史实并不相符。不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却有着一...
他是长征路上的先锋开路者,主席称他为白袍小将 军事史上有一场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腊子口战役。指挥这场战役的是战将杨成武,开国将军之一。杨将军出生在闽西长汀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5岁走上革命道路,20岁不到就被誉为“模范政治委员”,长征时任红一方面军红4团的政委。红4团前身是井冈山时期...
在我国历代的评书、戏曲、演义等文学作品以及民间传说中,常用“白袍小将”四将来形势那些长相俊美、文武双全、年轻有为的将军。稍微听过一些民间传说的人都知道,在我国流传最广的“白袍小将”有三位:一是常胜将军赵子龙,二是冷面寒枪俏罗成,三是白袍战神薛仁贵。不过,这些都是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经过大量的加工、粉饰...
而杨成武则被毛主席称为“白袍小将”而闻名全军,在传统文学里白袍小将往往形容那些武艺高强的天才战将如赵子龙、罗成等。杨成武忠诚、勇敢、智慧,军政兼优,党中央常在危急关头或重大行动时委以重任。而他从来不辱使命,长征中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智取天险腊子口,都是他率领前锋部队创下的战绩,毛主席战略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