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白螟有多种方法,其中农业防治是关键。首先,冬季应减少越冬蔗螟的数量。在甘蔗收获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不影响甘蔗生长的前提下,斩去秋笋,特别是白螟高发地区,鼓励群众将枯鞘蔗茎先行交糖厂处理,这有助于降低越冬白螟的数量。低斩收获蔗株:无宿根田可整垄倒收,有宿根田则用小锄低斩,...
黄尾白螟 蛀害甘蔗的蛾类害虫。学名 Tryporyza nivella (Fa-bricius)。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爪哇)及中国的广东、台湾、福建、广西、四川、江苏、浙江和湖北。为害甘蔗。幼虫从心叶向下蛀食成一条直形虫道,当被害心叶展开后,现出带状横列的蛀食孔。严重受害的...
白螟是一种昆虫,其生命周期涵盖多个世代,通常一年内发生4-5次。成虫主要在夜晚活动,具有趋光性,但飞翔能力相对较弱。它们的主要活动地点是甘蔗田,特别是幼苗区域。白螟成虫喜欢在甘蔗幼苗的叶面上产卵,尤其是靠近田边的地方。每一卵块中含有2至66粒卵,平均每个卵块有14-15粒,卵表面覆盖着橙黄色...
荸荠白螟是主要虫害。成虫呈白色,大小与三化螟相近,老熟幼虫黄白色略带灰色。以幼虫蛀食茎杆,为害初期荸荠茎尖部褪绿枯萎,自上而下逐渐变红转黄,茎杆变褐腐烂,最后全株枯死。在分蘖分株期受害,分蘖减少,在结球期受害,影响球茎膨大,产量减少。白螟在乐昌市一年发生4代,以第4代为主害化,螟蛾盛发期在9月中旬,9月...
荸荠白螟如何防治?熟知白螟发生特点,抓关键时期合理用药防治 荸荠又名马蹄,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既可以生吃也可作为蔬菜食用,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之一。荸荠在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等地区均有种植,福建北部、南昌三江镇多以水稻-荸荠轮作。荸荠白螟又称荸荠白禾螟,是荸荠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主要以...
白螟成虫,其形态特征独具特色。雌蛾的体形较为明显,长度在13至15毫米之间,全身洁白且带有光泽。雄蛾的体长稍短,大约在11至12毫米。雌蛾的腹部肥大,尾部特征尤为显著,呈现橙红色,而雄蛾腹部则较为细长,尾部和腹背的颜色则是橙黄色。雌雄蛾的头部和前胸覆盖着较长的茸毛,增添了其独特的外观。
三、甘蔗白螟防治方法1、秋耕时,拾净谷茬、黍茬等,集中深埋或烧毁,谷草须在4月底以前铡碎或堆垛封泥,以减少越冬虫源。2、甘蔗播种期可因地制宜调节,设法使苗期避开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可减轻受害。3、下种时每亩用3%呋甲合剂4~5千克或3.6%杀虫双颗粒剂千克撒施。4、发现甘蔗白螟危害时,可选用1.5%甲基对硫磷粉...
白螟的形态特征十分独特,从卵到成虫阶段都展现出其特有的构造。卵块上覆盖着一层橙黄色的绒毛,卵形扁平而短椭圆,长度大约在1.3-1.1毫米之间。刚产下的卵呈淡黄色,随后会逐渐变为鲜明的橙黄色。幼虫阶段,白螟幼虫的体长可达20-30毫米。它们的身体呈乳黄白色,前胸背板则呈现出淡橙黄色。幼虫体态...
一、荸荠白螟发生特点 蛀虫主要侵袭含有幼虫的荸荠茎中部。幼虫沿着管壁移动到根部,吃肉并损坏茎。最初,受损茎的尖锐部分为绿色且枯萎,从上到下蔓延,然后变为红色和橙黄色。茎变成棕色,直到整个植物死亡。仔细观察受伤的茎,发现有褐色斑点的孔(或多个孔)。在分支阶段的耕作会减少分的数量,但在抽穗期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