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薤”即薤白,又叫小根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鳞茎。别名薤根、大头菜子、野蒜、小独蒜、小蒜、宅蒜、薤白头、小根蒜、菜芝、荞子、祥谷菜、小根菜、薤、鸿荟、蕌头。其新鲜鳞茎可作食物,干燥鳞茎可入药。 薤白的功效 薤白,入药常以个大、质坚、饱满...
1、《本草图经》:凡用葱、薤,皆去青留白,云白冷而青热也,故断赤下方取薤白同黄柏煮服之,言其性冷而解毒也。2、《木草衍义》:《千金》治肺气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3、《汤液本草》:下重者,气滞也,四逆散加此(薤白),以泄气滞。4、《本经逢原》:薤白,《本经》治金疮疮败,亦取辛...
白薤 bái xiè 词语bái xiè 注音ㄅㄞˊ ㄒ一ㄝˋ 引证解释 植物名。新鲜鳞茎可食,干燥鳞茎(薤白)可入药。 宋 梅尧臣 《田家》诗:“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白薤是一种植物,其新鲜的鳞茎可以食用,干燥后的鳞茎(薤白)则可用于制药。在古代,人们也将其称为“山薤”,因为它的茎叶和体性与白薤相似,叶子在冬季会枯萎,而春季则会重新生长。《纲目》中记载了白薤的种植方式,建议在八月栽种根部,次年的正月再进行分栽,适宜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若每株...
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白薤的读音、白薤是什么意思等信息,白薤的意思是:基本解释植物名。新鲜鳞茎可食,干燥。
长梗薤白鳞茎包含挥发油,其中含有二甲基三硫化物、甲基(1-丙烯基)二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2,4-二甲基噻吩以及2-甲基-2-戊烯醛、3,3-二甲基戊烷、甲基环已烷、1,2-二甲硫基乙烯、3-甲基乙烷或正庚烷等。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白薤、藠头和长梗薤白的化学基础,为它们在中药领域发挥功效...
词语名称:白薤 词语读音:白(bái)薤(xiè) 词典解释: 1.植物名。新鲜鳞茎可食﹐干燥鳞茎(薤白)可入药。 相关词语: 白绢白鳍豚白镪白痴白皙白喉白族白领阶层白崇禧(1893-1966)白蛉白菜白朗(1873-1914)白铁皮白桦白洋淀白香词谱白面白带白细胞分类计数白话 ...
白薤拼音:bái xiè 白薤怎么写好看 白薤书法图片 白薤的解释 植物名。新鲜鳞茎可食,干燥鳞茎(薤白)可入药。 宋 梅尧臣 《田家》诗:“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词语分解 白的解释 白á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薤白,源自《本草图经》,《唐本草》中明确指出其与葱、韭类植物不同,分为赤白两种。《蜀本草》则描述其外形类似韭而无实,且山薤与之形似,体性相同,叶冬枯春分种植。《纲目》记载,薤在八月栽根,正月分植,适宜肥沃土壤,数枝一本,叶状似韭,韭叶中实扁,有剑脊;而薤叶中空,形似细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