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苋,中药材名。本品为苋科植物白花苋的根或花。拉丁植物名:Aerva sanguinolenta(L.)B1.[Achy-ranthes sanguinolentaL.]功能主治为:活血散瘀;清热除湿。主月经不调;血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痢疾;角膜云翳。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白花苋的根或花。拉丁植物名:Aerva sanguinolent...
同时,白花苋还具备一定的无性繁殖能力,可以通过根茎分蘖的方式进行繁殖。白花苋,这一传统中药材,不仅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活血散瘀、清热除湿、抗炎镇痛及抗菌抗病毒等多重功效,更因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瞩目。然而,目前对白花苋的科学研究尚显不足,许多传统用途尚缺乏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为此,...
1、抗炎抗氧化 白花苋中的多酚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过程,同时还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多种慢性疾病有预防作用。 2、清热解毒 由于白花苋性凉,且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效果,能有效对抗体内的自由基,减轻炎症反...
白花苋属(学名:Aerva)是苋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该属共有10种,分布在亚洲及非洲热带、亚热带及温带,中国产4种。 (1)形态特征 草本或亚灌木;茎直立、匍匐或攀援。叶互生或对生,全缘。花两性、杂性或异株,小或微小,成腋生及顶生穗状花序,简单或再成圆锥花序;每花有1苞片及2小苞片,干膜质,宿...
白花苋属属于苋科,总共有10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至温带地区,中国有4种,产华南和西南,为荒地或林谷中的杂草。草本或亚灌木,有时攀援状,被毛;叶互生或对生;花小,为单生或圆锥花序式排列的穗状花序或为无柄、腋生的头状花序;花被片4或5,薄,全缘或仅内面的被绵毛;雄蕊4或5,不等长,基部连...
海南白花苋(学名:Aerva hainanensis How)是苋科白花苋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下部木质,具少数分枝,上部有长且开展的黄色长绵毛。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下部木质,具少数分枝,上部有长且开展的黄色长绵毛。叶对生,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1.5-4...
白花苋为苋科植物白花苋Aerva sanguinolenta (L.) Blume的根或花。根及花供药用,生用可破血、利湿,炒用补肝肾、强筋骨,治红崩、跌打损伤、老年咳嗽、痢疾。产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岛)。生于山坡灌丛,海拔1100-2300米。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有分布。
【中药】白花苋 白花苋,别称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多年生草本。茎叶花被白色绢毛。花白色或粉红色,花果期4-10月。根及花入药。
药材名称白花苋 汉语拼音bai hua xian 文件原文《中华本草》 原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va sanguinolenta (L.) Blume 药材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药材基原为苋科植物白花苋的根或花。 性味归经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热除湿。主月经不调;血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痢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