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仍需注意防治。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敌百虫等药剂灌根或撒施毒饵进行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五、采收与加工 白芨种植2-3年后即可采收。采收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地区不适合种植白芨。白芨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种植时宜选择林下或半阴环境。土壤条件:白芨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5,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影响白芨的生长和发育。白芨适合在沙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中种植。光照条件:白芨喜...
1、选择土质疏松、肥力充足、含丰富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者粘性土壤,不要选择重黏土和沙土。2、选择排水好的种植地,土壤的酸碱度适中,PH值在6.5-7.5之间为佳。3、土地需注意轮作且不可重茬。二、光照要求 1、白芨喜阴,耐阴性强,怕强光,所以应该尽量阴坡种植。2、如果种植白芨的附近光照强烈,则需...
- 种植方法: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 - 25厘米、株距10 - 15厘米开穴,穴深8 - 10厘米。将块茎放入穴中,芽眼朝上,然后填土压实,使块茎与土壤紧密接触。种植后,浇足定根水。3. 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白芨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块茎生长,同时能除去杂草,减少杂草与...
白芨的种植方法可分为以下步骤,一、选地与整地 土壤要求: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需排水良好且微酸性至中性。避免黏重土壤,可掺入沙子增强透气性。整地施肥:翻耕土壤20-25厘米深,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50公斤,翻匀后整平作畦(宽1.3-1.5米)。二、繁殖方法 块茎繁殖:选择...
白芨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和腐殖质壤土,喜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2)整地作畦 白芨种植地翻耕20厘米以上,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混匀,栽植前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3)中耕除草 白芨苗出齐后在5~6月份生长非常旺盛,杂草...
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
市场上种子的质量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种植效果,因此,了解种子市场动态是确保种植成功的重要前提。二、白芨种植技术详解 1.选地整地 土壤选择:白芨喜欢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最佳的生长环境为温暖、稍阴湿且不耐寒的区域。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应优先考虑上述条件,以为白芨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白芨种植2~3年后,在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进行采收。挖出块茎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再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然后取出炕至全干。最后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一般每亩可采收鲜品800~1000公斤,加工后可得200~300公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