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7月,煤炭工业部第七十九工程处革命委员会成立,1970年,第七十九工程处革命委员会把在白芨沟建设的矿井定名卫东煤矿。1985年2月6日,更名为“石炭井矿务局白芨沟煤矿”。矿区南北平均长6.3公里,东西平均宽2.5公里,面积约15.8平方公里。李家沟 贾长安收集整理 “李家沟”位于石炭井东侧6公里处,南北长10...
白芨沟街道,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贺兰山腹地中段,东与长胜街道相邻,南与平罗县崇岗镇汝箕沟矿相接,西至北街单身公寓,北至北街居民区自建,白芨沟街道办事处距大武口区主城区65千米,白芨沟街道办事处距大武口区主城区65千米,白芨沟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3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白芨沟街道...
在塞北高原,芨芨草与沙枣、红柳并称为“三宝”,它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材,每到冬季,其茎叶枯萎后由绿变白,人们习惯叫它白芨草,山沟由此得名白芨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加快大三线建设”的战略方针,煤炭部规划在“三五”和“四五”期间将贺兰山煤田的石炭井、汝箕沟和呼鲁斯太矿...
宁夏:白芨沟,昔日煤山神奇变身 白芨沟,这个昔日名声赫赫的煤矿,蜗居在一个山坳里,宁静而安详。巨大的煤山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到煤层下仍有隐隐火光,那是千年煤山仍在喷发的热量。 随着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石嘴山市关停了贺兰山所有煤矿和涉煤企业,昔日机器轰鸣、人欢车叫的采煤场面不见了,几年的休养生息,沉寂的群山...
白芨沟群 白芨沟群是西安地质学院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92年命名的岩石地层名称。命名 西安地质学院区域地质调查队,1992年手稿命名,即白芨芨沟群,本群命名地为白芨芨沟,创名人误为白芨沟,已停用。分布范围 西北,宁夏
印迹一:曾有过七十九、卫东矿、白芨沟矿三个名字 生长在白芨沟的芨芨草,因其根茎为白色,所以这里的人们更习惯叫它白芨芨草。后来建了矿,也就顺理成章地叫白芨沟矿。关于白芨沟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很早以前,贺兰山深处这条山沟,两侧层层山峦,溪水穿涧而过,每年春...
白芨沟矿位于大武口区,邮编为753003,地理位置独特。这里曾经是石嘴山市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白芨沟矿区也开始转型,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集旅游、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如今的白芨沟矿区已经完成了从工业区到文化旅游区的转变,游客可以在...
白芨沟社区 白芨沟社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白芨沟街道下辖社区。
白芨沟煤矿远离城市喧嚣,地处大山深处,繁华的时候却是独立的小世界,繁华程度并不输于一般小县城,整个矿区共有职工4000多人,加上家属人口过万,土石结构的家属楼,砖混结构楼房,整齐地矗立在贺兰山脚下,街道上饭店商店,学校医院一应俱全,用矿工的话说,当年的白芨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白芨沟煤矿毕竟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