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块茎繁殖,但播种困难,成活率低,块茎繁殖容易,生产时多用块茎繁殖。块茎繁殖一般在9-11月挖出白芨,选择大小中等、无病虫害的块茎,要求每块有1~2个芽眼,涂抹草木灰后栽培。田埂面按行距20-25cm开沟,沟深5-6cm即可,种植时将块茎按10cm株距放入沟内,芽眼向上,填土压实,浇水盖草...
白芨的栽培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温逐渐回升,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白芨的生根发芽。而秋季则是白芨生长的另一高峰期,此时栽培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春季的3月至5月和秋季的9月至11月是白芨栽培的最佳时间。三、白芨的种植方法 1、准备盆土:白芨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
但要防止杂草丛生。 5、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应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白芨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6、采收及加工 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地上茎枯萎时,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晒干。 另外白芨栽培过程中也要注意...
白芨一般用种子播种较难,比较适合用分块茎繁殖。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后即可出苗。 3、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
适合白芨组培苗炼苗的基质:腐殖土、珍珠岩、蛭石、河沙配比为5:2:2:1。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白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一般每年4次。 水分管理白芨喜湿润,怕积水。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雨季或每次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积水,否则会使根和假鳞...
(1)根茎繁殖常用分株繁殖法种植白芨。在地栽前需翻耕土壤并施足基肥。种植时间通常从头年的冬季延续至次年的3月初。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是掘起老株和分植的最佳时机。选择具有嫩芽的块茎,以及与先年老鳞茎毗连接生的部位切下,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出3-5株,按照行株距各约825px开...
(1)种子繁殖法:虽然白芨可以通过播种进行繁殖,但需注意,其种子非常微小且发育不完全,自然条件下难以萌发和生长。因此,实生苗的栽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2)块茎繁殖法:在9~11月初,将白芨挖出后,挑选大小适中、芽眼多且无病的块茎。每块块茎需带1~2个芽,并在栽种前沾上草木灰。之后,按照开沟沟距20...
白芨,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下面介绍一下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施肥、浇水、防虫等方面。 白芨的栽培方法 白芨 白芨白芨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白芨能够适应露地栽培,但需注意避免强光直射,以防叶片枯黄。繁育方面,分株繁殖是当前人工繁育的主要方法。通过将假鳞茎分割成小块进行种植,可以实现白芨的规模化繁育。同时,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也至关重要,包括年平均降雨量约1200毫米、相对湿度在75%至85%之间的地区,以及土层深厚、肥沃疏松、...
白芨偏好温暖且阴湿的环境,常生长在野生山谷林下等处。它稍能耐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能露地栽培。这种植物耐阴性强,不宜暴露在强光之下,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干旱时,其叶片容易枯黄。白芨最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它常与灌木结合生长,或者出现在林缘、草丛以及有山泉的地方。此外,白芨还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