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块茎繁殖,但播种困难,成活率低,块茎繁殖容易,生产时多用块茎繁殖。块茎繁殖一般在9-11月挖出白芨,选择大小中等、无病虫害的块茎,要求每块有1~2个芽眼,涂抹草木灰后栽培。田埂面按行距20-25cm开沟,沟深5-6cm即可,种植时将块茎按10cm株距放入沟内,芽眼向上,填土压实,浇水盖草...
白芨的栽培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温逐渐回升,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白芨的生根发芽。而秋季则是白芨生长的另一高峰期,此时栽培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春季的3月至5月和秋季的9月至11月是白芨栽培的最佳时间。三、白芨的种植方法 1、准备盆土:白芨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
但要防止杂草丛生。 5、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应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白芨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6、采收及加工 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地上茎枯萎时,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晒干。 另外白芨栽培过程中也要注意...
白芨是浅根性的药用植物,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种植。 白芨喜肥,种前深耕,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至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中作为基肥。 白芨一般10月至11月收获,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大小相似、芽眼多、无病虫害和破...
白芨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并且它的花朵秀美,花色洁白,是很好的观赏花卉,因而具有观赏和药用两大价值,种植前景广阔。那么白芨种植技术栽培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1、选地整地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20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
白芨,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下面介绍一下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施肥、浇水、防虫等方面。 白芨的栽培方法 白芨 白芨白芨
(1)根茎繁殖常用分株繁殖法种植白芨。在地栽前需翻耕土壤并施足基肥。种植时间通常从头年的冬季延续至次年的3月初。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是掘起老株和分植的最佳时机。选择具有嫩芽的块茎,以及与先年老鳞茎毗连接生的部位切下,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出3-5株,按照行株距各约825px开...
如果白芨苗已被产卵,并发现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清除的杂草,要远离栽培地晒干,以杀死藏于其间的幼虫或虫卵。(2)诱捕:有三种方法。1.黑光灯诱杀成虫。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还可利用某些发酵变酸...
(1)种子繁殖法:虽然白芨可以通过播种进行繁殖,但需注意,其种子非常微小且发育不完全,自然条件下难以萌发和生长。因此,实生苗的栽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2)块茎繁殖法:在9~11月初,将白芨挖出后,挑选大小适中、芽眼多且无病的块茎。每块块茎需带1~2个芽,并在栽种前沾上草木灰。之后,按照开沟沟距20...
亦可采用播种繁殖,但白芨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因此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但随着部分科研单位加大研究力度,兰科植物育种工作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无菌播种、试管成苗以及种植专用益生菌(例如,益富源种植专用菌种原液)的出现和应用,种苗的生产和培育工作更是突飞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