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消枳丸、连罗丸。主治 男妇食积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基本资料 【药名】白芥丸 【药物组成】白芥子1两半,萝卜子1两半,山栀1两,川芎1两,三棱1两,莪术1两,桃仁1两,香附1两,山楂1两,神曲1两,青皮5钱,黄连1两半(一半用吴萸水炒,一半用益智仁水炒)。...
白芥子丸--《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白芥子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1钱(细研),乌药半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令匀,以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恶心痛,闷乱不识人。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生姜、童便...
《圣惠》卷三:白芥子丸 【处方】 白芥子1两,防风3分(去芦头),安息香1两,沉香半两,补骨脂1两(炒),槟榔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风筋脉拘挛,骨髓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功能主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 【用法用量】每服3丸,未发前以醋汤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白芥子丸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处方】白芥子1两,防风3分(去芦头),安息香1两,沉香半两,补骨脂1两(炒),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风筋脉拘挛,骨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白芥子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1钱(细研),乌药半两,桃仁...
1、白芥子丸_圣惠卷四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白芥子丸_圣惠卷四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21.1.组成:白芥子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1钱(细研),乌药半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21.2.功效:中恶心痛,闷乱不识人。21.3.来源:圣惠卷四十三。21.4.以下方剂相...
白芥子泥 丸由自芥子、甘莲 、细 #、元 、冰 片等 l r一 2·2 j辜选穴 位 多对症选 穴 急慢性 腰精 选双侧 肾 泉味药组成。其中自芥子 温肺祛癌 通络 l(. 痛 ;H遂泻 俞 .大腑俞,委中、腰痛穴}坐 骨抻 经痛 选腰 部华 佗夹 水 运饮、消肿散结:_ 庀胡行点c活血、递磷 l I. 捕 ;...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穴位敷贴白芥子丸(大椎、双侧肺俞穴位)。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同时予中医辨证分型。结果2组治疗前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
白芥子丸 肠炎 腹痛 腹泻 下痢 细菌性痢疾 非炎症腹泻 用途 肠炎 腹痛 腹泻 下痢 细菌性痢疾 非炎症腹泻 材料 白芥于不拘量。做法 微炒,研末,入全麦粉(或面粉)等量,蒸熟制丸如绿豆大。每服20丸(约3-5克),日2次,姜汤下。亦疗寒症腹疼,初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