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四、田间管理在白芍生长期间,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浇水、培土等措施。除草可以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施肥可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白芍的产量和质量;浇水可以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白芍的生长;培土可以保护白芍的根茎,防止冻害和倒伏。五、病虫害防治白芍生长...
1. 保持干燥。白芍在加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干燥,以免因潮湿而导致发霉或变质。2. 避免暴晒。虽然白芍需要晒干,但长时间的暴晒会导致其色泽变差,影响品质。因此,在晒干时应注意遮阳,避免暴晒。3. 分类存放。不同品质、不同产地的白芍应分开存放,以免混淆。同时,存放地点应保持通风、干燥、阴凉,以防潮湿和霉变。
在5月~6月白芍生长旺期和开花期,可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追肥,增产效果明显。5.培土、亮根 每年10月下旬,将白芍枯死枝叶剪去,并于根际培土15厘米厚,以保护芽头不受损害,保障安全越冬。从裁后第2年冬季开始,每年当芍芽长出层3.3厘米~6.6厘米高时,把根部的土壤扒开,使根部露出一半,晾...
白芍在收获时,剪除芦头上的根,选择粗大、芽头饱满、无病虫的芦头,按芦头大小切成2~4块,每块应有粗壮的芽孢2~3个作种苗。种芽以粗壮饱满有两个芽苞的为好,种芽下留2厘米长的芦头,随切随栽。 二、整地与施底肥 1.选地与整地 白芍生长年限较长,根系发达,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栽培。...
(一)白芍的栽培技术 通常在8月至10月间,我们采用芽头繁殖法来栽培白芍。按照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的标准,每亩地可以栽种4000至4500株芍药。在每个穴位中,我们放入1至2个芽头,并确保它们被埋在地下3至6厘米的深度。之后,我们覆盖土壤并施加人粪尿,同时注意堆成小堆以保持土壤湿度。到了第二年3月上旬前后...
种植白芍,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壤土为佳,粘土及低洼地不宜栽培。栽前要求精耕细作,耕深25-3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公斤作基肥,耙平,做成1.3米的高畦,以待播种。 2、种植时间 白芍一般要在8月到10月进行种植,种得太晚的话白芍的芽头会另外发出...
白芍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严寒,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壤土为佳,粘土及低洼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栽种芍药的土地,必须经过3—4年白芍收获之后才能翻土,因此,栽种前整地务必精耕细作。前作收获后,选晴天不粘脚时,深翻30-40厘米,将土块耕细整平,...
白芍栽培期从“白露”至“寒露”,以“秋分”前后为宜。如果栽植过晚,年前不会生根,来年生长不旺,甚至可能死亡。白芍栽植时,按行距1.5尺、株距1尺的距离挖2~3寸深的窝,每窝放1株苗,芽头朝上,覆土平整,稍微压一下。如果使用种子育苗,将根部掐去下部2~3寸的部分,挖5~6寸深的窝,每窝放1株苗...
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以下是白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的具体内容:1. 选择适合的种植地点 白芍需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壤深厚肥沃、通风透气的地方进行种植。同时需要注意,白芍最适合的温度为25℃左右,比较耐寒和耐旱。2. 整地施肥 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深翻耕土壤25-40厘米,每亩施加2000到...
白芍栽培技术 导读:白芍性凉,味道酸苦,白芍的根可以入药,能够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白芍种植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寒露前后,下面分享一下白芍的栽培技术。 白芍性凉,味道酸苦,白芍的根可以入药,能够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白芍种植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寒露前后,下面分享一下白芍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