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籍 [ bái jí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ái jí ] 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厚德载物 叹为观止 未雨绸缪 沧海一粟 独具匠心 琳琅满目 约法三章 纵横捭阖 ...
黄籍、白籍、土断的含义分别如下: 一、黄籍 黄籍是晋代和南朝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东晋和南朝时期,政府沿用西晋的方式,使用黄纸登记南方原住人口的户籍,称为“黄籍”,并向原住人口征发赋役。 二、白籍 白籍则特指东晋和南朝时期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由于西晋时战乱频繁,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
东晋时期,国家把编户的户籍分为黄籍、白籍两种。什么是黄、白籍?正确地说,白籍是东晋政府为解决在南方的北方侨民归属问题而另设的一种户籍。西晋永嘉之乱,大量的北方士庶人口为逃避胡人的杀戮,纷纷涌人南方。那时的南方远远落后于北方,南渡的北方大族看不起南方人,不愿泯灭南北界限。在侨居地他们仍...
胡三省在注释中解释道,当时许多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从北方迁移到江南地区,他们并未在当地正式登记。朝廷决定将这些外来人口纳入当地的户籍管理,即“著之白籍”,使他们成为土著居民的一部分。这里的“白籍”实际上就是指户口登记册,记录了居民的基本信息。到了宋、齐时期,这种登记册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
白籍制度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育的影响 白籍制度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由于户籍限制,一些地区的儿童可能无法进入优质的公立学校,而被迫选择质量较差的学校。此外,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可选大学也可能因户籍地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学生的升学机会。 二、对就业的影响 白籍制度可能对就业市...
黄、白籍问题与“土断” 黄籍是两晋南朝包括士族和庶民在内的编户齐家的统一的户籍。士族的黄籍,注有位宦高卑,庶民无之。士族可凭黄籍上的爵位证明为士族,免去摇役。庶民已在官役的,可以在黄籍上注明何人。 白籍则是在特定时期产生的、有特定含义的户籍。它出现在东晋初,为自拔南奔的侨人所持有。他们大都...
东晋时期,国家把编户的户籍分为黄籍、白籍两种。什么是黄、白籍?正确地说,白籍是东晋政府为解决在南方的北方侨民归属问题而另设的一种户籍。土著民户旧有的户籍即黄籍。元代著名史学家胡三省:“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通典•食货志•...
白籍的解释东晋 和 南朝 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晋书·成帝纪》:“﹝ 咸康 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诏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 胡三省 注:“时王公庶人多自北来,侨寓 江 左;今皆以土著为断,著之白籍也。白籍者,户口版籍也...
汉语词典> 白籍 东晋和南朝用白纸书写的一种户籍册。东晋在江南建国后,北方人口南移,侨户用白籍登记,土著实户仍用黄籍。《晋书·成帝纪》:“(咸康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此后,白籍多为劳动人民,负担赋税和兵役,而黄籍多为官吏地主等免役户。南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唐之曾为反抗检查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