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白眼潜鸭身长38 - 42 cm,翼展63 - 67 cm,体重650- 800 g,寿命8年。雄鸟头、颈浓栗色,颏部有一三角形白色小斑;颈部有一明显的黑褐色领环。上体黑褐色,上背和肩有不明显的棕色虫蠹状斑,或具棕色端边。次级飞羽和内侧初级飞羽白色,端部黑褐色,形成宽阔的白色翼镜和翼镜后缘的黑褐色横带;外侧初...
白眼潜鸭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广东及湖南、湖北等地,栖息于湖泊、池塘和沼泽等湿地环境中。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茎、叶和芽等植物性食物。白眼潜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
白眼潜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近危(NT)等级,同时也被列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识别要点:白眼潜鸭雄鸟头、颈浓栗色,颏部有一三角形白色小斑;颈部有一明显的黑褐...
短评:白眼潜鸭是一种在野外较为少见的潜鸭种类。它们通常以十几只到上百只的群体在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中栖息,并在芦苇丛中筑巢。它们善于潜水,但每次潜水时间不长,性情机警。进食时,它们会将头放在水面快速游过滤食藻类。每年会进行长距离迁徙,通常在青藏高原繁育后代,并在内陆地区越冬。
「白眼潜鸭」 学名:Aythya nyroca,雁形目,鸭科,潜鸭属,中型游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 通体纯褐色,雄鸟除尾下覆羽、下腹及翼镜白色外,其余均为栗褐色,头部具金属光泽,上背呈黑褐色。雌鸟色较浅似青头潜鸭雌鸟但两胁少染白色。虹膜雄鸟乳白色,雌鸟黑褐色;喙灰黑色;脚黑褐色。
跗蹠银灰、橄榄绿或灰黑色。2.生态习性 多活动于水生生物繁多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及其种子为食,也食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小鱼和蛙等。3.地理分布 青海省内分布于刚察、共和、格尔木、班玛、玉树、称多。4.居留型:旅鸟 原标题:《【三江之源 动物乐园】之白眼潜鸭》
『白眼潜鸭』鸭科体长约41厘米的全深色型鸭。眼及尾下羽白色。 雄鸟头、颈、胸及两肋浓栗色,眼白色。 雌鸟暗烟褐色,颜色淡。侧看头部羽冠高耸。飞行时,飞羽为白色带狭窄黑色后缘。它极善潜水,但在水下停留时间不长。常在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水面活动,并潜伏于其中。白天基本在岸上休息或漂浮在开阔的水面上睡觉...
白眼潜鸭 Aythya nyroca 1.形态特征 雄鸟头、颈浓栗色,颈基有一不明显的黑褐色领环,上体全部黑褐。上腹白,下腹淡棕褐色,胁羽栗褐色,尾下覆羽纯白色。雌鸟头颈棕褐色,头顶、后颈褐色较浓,上体余部暗褐色,腰以后羽色较深,背、肩羽缘棕褐色。喉杂有白斑,上胸棕...
白眼潜鸭(学名:Aythya nyroca,英文名:Ferruginous Duck),是一种属于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它们也被称为白眼凫,因为雄鸟的眼睛是白色的,尾巴下面也是白色的。这些鸟类身体圆润,头大,通常不常鸣叫。它们是深水鸟类,擅长收拢翅膀进行潜水。白眼潜鸭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水生植物、鱼、虾和贝壳类为食。它们喜欢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