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桫椤(学名: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 (Ching) R. M. Tryon)是桫椤科、白桫椤属植物。是常绿陆生大型乔木蕨类植物,株高可达20米。叶柄、叶轴及羽轴呈浅褐色而稍被白粉,光滑无毛。羽片呈长圆状阔披针形,中部宽约20厘米,先端渐尖而为羽状浅裂。小羽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宽2-3厘米,下部最阔,先端渐...
海南白桫椤(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是一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吸引着植物爱好者的目光。🌿【形态特征】 海南白桫椤的叶柄、叶轴和羽轴呈现浅褐色,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白粉,光滑无刺。叶轴上有一条宽阔的沟槽。叶片为三回羽状深裂,羽片呈长圆状阔披针形,长度在60至70厘米之间,中部...
纳卡雨林里藏着许多神秘的植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一种——白桫椤。🌿 白桫椤的基本信息 学名:Sphaeropteris brunoniana 分类:桫椤科、白桫椤属 外观:大型蕨类植物🌲 桫椤的独特之处 桫椤是一种不开花不结果的树状蕨类,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它们的孢子囊群球形,像褐色的虫...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根据题意可知,白桫椤植株较高大,有根、叶的分化,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可判断它属于蕨类植物,B正确。 C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故CD错误。 故选B。反馈...
白桫椤属(笔筒树属)Sphaeropteris Bernh.树状,茎干粗壮,直立。叶大型,叶柄平滑、有疣突或皮刺,有时被毛,基部鳞片的细胞一式,即鳞片质薄,淡棕色,除边生刚毛外,由大小大致相同和形状、颜色以及排列方向相同的细胞组成。叶下面灰白色,羽轴上面通常被柔毛;叶脉分离,2-3叉。无囊群盖。染色体基数x=69。...
广西白桫椤(Sphaeropteris guangxiensis Y. F. Gu & Y. H. Yan)是桫椤科、白桫椤属植物。拳卷叶外侧稀有鳞片,内侧鳞片较多。 形态特征 拳卷叶外侧稀有鳞片,内侧鳞片较多。孢子囊群数8-10对,约覆盖裂片的5/6。孢子周壁纹饰上,颗粒纹饰则较大呈短棒状,分布较密集。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东兴...
🌟白桫椤的基本介绍🌟 白桫椤,学名Sphaeropteris brunoniana,属于桫椤科白桫椤属,是一种高大的木本蕨类植物。🌲 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是真正的植物活化石!我曾在植物园里亲眼见过它的风采,那高大的茎干和茂密的树冠,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 🌈白桫椤的观赏价值🌈 ...
🌲白桫椤,这种高大木本植物,拉丁学名是Sphaeropteris brunoniana,属于桫椤科Cyatheaceae,具体是白桫椤属Sphaeropteris。📏它的植株相当壮观,茎干可以长到20米高,中部以上的直径也有20厘米。🌿叶子方面,叶柄是禾秆色的,常常覆盖着一层白粉,长度可以达到50厘米。叶子的基部有小疣突,其余部分光滑。叶子上还有宽沟,沟...
笔筒树为桫椤科、白桫椤属的植物,分布在菲律宾、日本、台湾以及福建,约3亿6000年前就已存在,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被称为“活化石”。 除了这棵高达6米的树之外,在该树所处的溪沟里,附近总共有6棵如此形状的幼苗树。专家表示,根据对周围环境的查看,这些笔筒树基本可以确认为野生的。从目前为止的记载来看,浙江...